1995年,日本的轉折之年

「安全神話」滅身亡國——隱藏在迷霧之中的核事故真相

政治外交 財經 科學 技術 社會

無論發生了多少教訓深刻的事件和事故,日本的危機管理一向都進步。因為「安全神話」掩蓋了一切。其中最為可怕的是核能。在3.11事故導致最凶險的危機成為現實之前,曾多次出現過正視問題的機會。但日本在國家層面上就一直在逃避。自作為警察廳警備課長參與處理「Mutsu」號核子動力船航海事故以來,本文作者多次近距離目睹日本的重大核事故,作為危機管理第一人,他將為我們剖析日本核安全神話那令人噴飯的真相。

竟然是這些人在做核能開發!

首次開展核子動力船航行實驗時,母港青森縣Mutsu市大湊港當地居民表達了強烈反對。當地蝦夷盤扇貝養殖業興盛,人們擔心核子動力船試航會造成「污染」,因而引發了軒然大波。當然,儘管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反對運動依然聲勢高漲,猶如節日的喧囂,所有漁民都喝得爛醉,以至於當地酒館的一升裝酒品據稱均告售罄。藉著這股勁頭,有人把身體綁在錨上抗議,或是將漁船在「Mutsu」號船頭一字排開,以阻止其出航。

面對這種情況,「Mutsu」趁著颱風迫近,漁船包圍網出現破綻時突圍出港,在海上達到了首次臨界狀態。主持開展實驗的日本核子動力船開發事業團和科學技術廳都充滿了信心。可是,由於屏蔽體存在設計缺陷,導致了微量的核洩漏。在技術開發領域,初期故障在所難免,只要準備好常識級別的補救方法,應該都是可以解決的。此時,只需用鉛板填塞縫隙即可。但「Mutsu」是以不會出現技術性問題為前提的,當然也就沒有任何相關準備。

於是,航行在海上的「Mutsu」迫不得已採取了令人聞之愕然的應急措施——用宵夜飯糰來填塞發生洩漏的縫隙。而且,由於起初大家都不願意靠近,所以採用的是投擲飯糰的方式。這樣顯然達不到預期效果,於是沒有地位的小研究人員被點名派去近距離徒手填堵。據說當時還舉行了交杯飲水的告別儀式。總而言之,那慘淡的光景,不禁讓人質疑,怎麼會是這樣一群人在開發核能。

下一頁: 中央也未能開展危機管理,顏面喪盡

關鍵詞

阪神淡路大地震 核事故 危機管理 奧姆 沙林 安全神話 核子動力船 Mutsu 東海村 JCO Monju 福島第一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