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松陰及其弟子們

世界和日本「志士」的首次接觸

歷史

吉田松陰被稱為日本明治維新的精神領袖,作為「尊王攘夷」的始祖,日本人已經將其神化,這反而讓今天的人們無法看清他的真實形象。有意思的是,外國人介紹松陰的事蹟比日本人還早。其中描繪的松陰的形象,是一位以其人格魅力感染了眾多門下弟子,並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決定性影響的人物。

史蒂文森的「Yoshida Torajirou」和志士的本來面目

上文中,提到松陰傳記時為何冠以「日本國內最早」這一修飾語,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還存在著「世界最早的」吉田松陰傳記。令人意外的是,這居然出自於以《金銀島(Treasure Island)》、《化身博士(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聞名的英國小說家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之手。史蒂文森在愛丁堡(Edinburgh)遇到了來自日本長州的技術人員正木退藏,正木少年時代在松下村塾受過松陰熏陶。史蒂文森從正木那裏聽說了吉田松陰老師的事蹟後,深受感動,於1880年寫成短篇小說《Yoshida Torajirou》(吉田寅次郎),發表在雜誌上。寅次郎是松陰的一般稱呼。在這篇文章裏描寫的松陰的魅力,比起之後在日本出版的任何一部松陰傳記都更加生動。

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蘇格蘭國立美術館藏)

在這篇小說中,史蒂文森描寫了少年正木退藏眼中所看到的松陰的形象,是這麼寫的:「吉田的臉上有痘瘡的疤痕,醜陋得甚至有些滑稽。雖然本質上過著嚴謹的生活,但不修邊幅,很不講究。穿著很樸素,吃飯和洗臉的時候,經常用袖子抹臉。而且,他的頭髮兩個多月才整飭一次,從無例外,經常凌亂得不堪入目。每次想起這樣的形象,也就很容易理解他沒有結婚的事實。他言辭激烈粗暴,但行為卻很沉穩,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當講義過於深奧,完全無法理解的弟子,張嘴發呆也好,或者時不時地發笑也好,他都置之不顧,不以為意。」(Midori Yoshida翻譯,引自Midori Yoshida所著《你所不知道的<吉田松陰傳>》)。

而且文章還詳細描寫了下田偷渡未遂事件,對於松陰在危機中表現出來的愛國心和出類拔萃的行動能力,面對威脅不是情緒化地反抗,而是通過學習對方的知識增長自己的能力這種遠見卓識,以及即使多次失敗也絕不失望放棄、仍然繼續前行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史蒂文森送上了讚美之辭:「這和梭羅(Henry Thoreau,美國思想家)所主張的『只要鼓起勇氣去行動,即使結果是悲劇,那這種失敗與成功也沒什麼不同』是一致的。我們毫不懷疑,吉田對未來抱有熱切的夢想。即便事情的發展與預想相反,明知無法達成目標,那也沒關係,那只會成為一個增添自己勇氣的理由,以便更加努力地實現下一個目標。」(出處同上)

他的弟子中出現了很多這樣的活動家。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他的人格魅力和感化能力。而這一點,也感染了培理和史蒂文森。史蒂文森在寫完這個故事之後,給朋友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感慨道:「這是一個日本英雄的故事,他給了我生活前行的力量。」

(撰文:編輯部 間宮淳)

標題圖片:松下村塾(山口縣萩市)

關鍵詞

明治維新 吉田松陰 松下村塾 長州藩 尊王攘夷 培理 史蒂文森 下田 偷渡 安政大獄 幕末時期 正木退蔵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