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崎駿導演:「不能馬馬虎虎地活著」——來自痲瘋病康復者的啟示
社會 文化
宮崎駿導演在「痲瘋病的歷史 人類的遺產」國際研討會上發表演講,講述了他長期以來與痲瘋病康復者的交流及其對製作拍攝《魔法公主》的影響。
其他語言閱讀
-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構思《魔法公主》不得進展時的造訪之地
宮崎導演首次造訪全生園要追溯到20多年前了。當時他正在策劃一部「以日本為背景的歷史劇」。在他此後完成的作品《魔法公主》(1997年公映)中,他考慮的是「刻畫一位既非武士也非貴族的主角」。
構思時他參考了《一遍上人繪傳》和《緣起繪》等資料。在描繪鎌倉時期的(浄土宗)時宗之鼻祖一遍上人的聖畫中,可以看到各行各業的普通百姓,其中包括賤民、乞丐以及痲瘋病患者。宮崎導演感到,「普通百姓的真實面貌正在於此。我一定要製作一部反映這些人生活的影片」,但他的創作卻走進死巷子中。
宮崎駿導演說:「我要在《魔法公主》中描繪那些身患惡疾卻頑強生存下去的人們。」
於是他帶著筆記本,外出漫步、思考,結果來到了離家步行15分鐘左右的全生園門前。此時他回想起畫卷中描繪的痲瘋病人,「無法再調頭回家」。
50年前,宮崎導演在新婚後不久搬到了與東村山市相鄰的所澤市。他知道全生園的存在,但由於工作繁忙等原因,始終沒有機會造訪。自從涉足這個「鬱積著深重苦難的地方」之後,他便多次前往;而參觀全生園旁邊的痲瘋病資料館時,尤其令他感到震驚的,是那裏展出的療養院內使用的專用貨幣以及從全國收集到的各種生活用品。他也習慣於駐足安放著數千名再也無法重返故鄉的痲瘋病患者遺骨的靈堂,不僅衷心地為安息在那裏的亡者,也為已故的熟人和朋友久久地合掌祭拜。宮崎導演表示:「這種『散步』在《魔法公主》製作期間成為我的例行公事。」
宮崎導演每次造訪全生園都深切地感受到「不能馬馬虎虎地活著。涉及到作品製作,就是必須從正面去表現。」他說:「影片中實際描繪了貌似痲瘋病患者的人們。關於表現手法,我認為不應該輕描淡寫、點到為止,而必須要鮮明地刻畫出那些雖然身患惡疾卻頑強生存下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