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獨此一家”

三鷹光器將宇宙技術應用於神經外科顯微鏡

財經 科學 技術

由員工僅50人的小企業生產出的照相機被NASA採用,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的世界市場占有率超過50%。他們征服了從微觀到宏觀世界的秘密在哪裏呢?

設計圖就在工作現場

中村社長和即將發貨的高架式平衡臺

首先是有「設想」,其次是開發。而大規模生產、推銷、維修等,交給訂貨的大企業就行了,它們資金雄厚而且還有銷售管道。近來,雖然遇到日圓極度升值,但是「因為我們是日本公司」,故而自公司創建以來,一直堅守以日圓結算的準則,所以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一切都在自然合理之中。

1994年,哥哥中村義一(80歲)改任會長,中村勝重擔起了第2任社長的重任。中村社長向父兄學習,繼承了三鷹光器的傳統。當被問及產品製造的要訣時,中村社長毫不猶豫地答道:「設計圖就在工作現場。」

「最為重要的,是尋求『你需要什麼?為什麼?怎樣做?』手術也好,天體觀測也好,都必須仔細觀察現場。技術也一樣,不是讓前輩『教』,自行『觀察學習』很重要。我就任社長後,公司的年銷額增加了一倍,達到26億日圓,其間一直保持盈餘,在經營上也取得了成果。」

真可謂探求心永無止境。今天,三鷹光器正致力於開發「大公司急切渴望的」太陽能儲能蓄熱發電技術以及使「癌患部立體發光」的螢光顯微鏡技術——這是一項在醫療領域有待大力發展的技術。

不折不扣地以立意構想一決勝負。不為大規模生產所惑,接二連三地取得專利,持續不斷地為公司積累智慧財產。記者不禁想到,在中小企業占據多數的日本製造業,三鷹公司的這種基本姿態不正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鑑的生存啟示嗎?

攝影:久山城正

關鍵詞

產品製造 菊池正憲 中小企業 三鷹光器 神經外科手術 中村勝重 NASA 徠卡相機 顯微鏡 天鵝座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