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關係降溫,以確認日韓關係的重要性
政治外交-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被撕毀的日韓夥伴關係共同宣言
1998年10月,自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淵惠三與大韓民國總統金大中就“日韓共同宣言——面向21世紀的新型日韓夥伴關係”達成共識以來,到今年10月已經走過了14個年頭。該宣言包含以下內容。
“兩國首腦回顧了過去的兩國關係,再次確認了當前的友好合作關係,並就兩國未來的理想關係交換了意見。”
“經過此次會談,兩國首腦發表了宣言,決定將在更高層面發展自1965年實現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間業已建立的緊密的友好合作關係,並將構建面向21世紀的新型日韓夥伴關係。”
“兩國首腦一致認為,為了構建21世紀穩固的睦鄰友好合作關係,日韓兩國正視過去,不斷發展基於相互理解與信賴的兩國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小淵首相稱,回顧本世紀的日韓兩國關係,我國在過去一個時期的殖民統治,給韓國國民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及痛苦,我們虛心認識這一歷史事實,並對此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金大中總統真誠接受並肯定了小淵首相對歷史認識的相關表態,同時表示,兩國應該共同努力,跨越過去那段不幸的歷史,不斷發展基於和解與睦鄰友好合作的未來型關係,這是時代的要求。”
這項共同聲明本應成為21世紀日韓關係的基礎。然而,觀察一下最近李明博總統的言行,我們不得不認為韓國已經徹底拋棄了這項宣言及其精神,以及力圖發展面向未來的兩國關係的政治意願。對於日本而言,無論在地緣政治還是經濟上,韓國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國家。可是,同時我們必須接受一個極為沈重的事實:在金大中總統卸任後,僅換了兩任總統,事實上就已將本應成為21世紀日韓關係基礎的共同宣言徹底撕毀了。日韓關係十分重要。但正因如此,在12月韓國總統選舉後,我們最好還是不要立刻嘗試修復關係。如果這樣做的話,同樣的事態馬上又會出現。日韓關係到底有多重要?這個問題最好由日韓雙方的政治家和國民共同仔細思考、確認。為此,即使兩國關係暫時降溫,我們也只能忍耐。
野田首相應做出參加TPP談判決斷,迎戰選舉
8月25日至9月1日,ASEAN經濟部長會議及相關系列會議在本年度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輪值主席國柬埔寨召開,在8月30日的ASEAN+6(日本、中國、韓國、印度、澳洲、紐西蘭)經濟部長會議上,與會各方就關於RCEP(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談判基本方針”達成了共識,該方針明確了談判的目的和原則等。基於這一共識,各方確定今年11月的領導人會議將在ASEAN+6,即16國範圍內啟動有關RCEP的談判,爭取在2015年底前達成協議。基本方針規定,除了物品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外,RCEP還力爭將知識產權、競爭等列入談判對象達成全面協議;同時力爭制定比現有的與ASEAN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更加全面、質量更高的協議。對於打算在東亞維持生產網絡的日本企業而言,以ASEAN+6為框架的經濟合作具有可以降低通關成本等各種優點。從這個意義來看,年內就啟動RCEP談判,是非常值得歡迎的。
不過,這決不能成為拖延決定是否加入TPP談判的藉口。9月8日,在俄羅斯海參崴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上,野田佳彥首相對是否參加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談判沒有作出表態。亞太地區是21世紀全球經濟增長中心,而TPP則將成為維持和發展本地區自由、公正、開放的自由貿易秩序的範本。我們理應針對談判中的進退得失等問題展開思考。然而,作為戰略性的決定,日本不可能做出不參與制定21世紀亞太地區通商規則的選擇。而且,日本是否加入TPP談判只需首相的一個決斷即可。拖延時間,不會令那些反對者改變態度。野田首相已經實現了消費稅增稅,這一功績是巨大的。下一步是要決定加入TPP談判。不妨在作出決斷後迎戰選舉。如此一來,首相就能打出“可以做出決斷的政治”來問信於民。
政府對南海海溝地震的“預測”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8月29日,內閣府公布預測稱太平洋南海海溝有可能發生大地震,死亡人數最多將達到32萬人。此前,國家曾依據1707年的寶永地震的調查結果,認為當東海、東南海、南海等三個區域連鎖反應時,最高將會引起8.8級的地震,然而,卻未曾預料到會發生像去年的東日本大地震那樣數百年乃至千年一遇的大地震。因此,政府表示,即便發生週期極其漫長,並且沒有證據表明過去曾經發生過,只要是科學理論上有可能發生的地震,就要估計損失和進行長期預測。於是,他們公布了本次南海海溝地震的規模和損失預測。換句話說,正如布希政府時期的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斐所言,內閣府在此所說的“預測”,並不是表示這次知道了過去不知道的事情,而是說過去明知某些事情在科學理論上存在發生可能性,在制定政策時卻將之視為“預料之外”的情況未予考慮,但這次則會將之作為“預料之內”的情況來加以考慮。
不過,在此應當注意的是發生概率。據稱,未來30年內發生東南海地震、南海地震的概率分別為70%和60%。與之相比,南海海溝地震的發生概率應該低得多。從統計學上看,地震的發生概率應該呈現“冪律分布(power law)”形式。在這種分布形式下,地震的規模(圖表的橫軸)越大,其發生概率(圖表的縱軸)就會越是無限接近於0。在制定政策時如何“預測”這個橫軸“尾端”的位置將引起政策成本的大幅變動。筆者認為,在目前這種時機,未對上述情況作出說明,僅僅是公布有關大地震及其損失的“預測”,作為政府來說,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
(2012年9月10日)
TPP 白石隆 韓國 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APEC ASEAN 地震 東南亞國家協會 Shraishi Takashi 日韓關係 小淵惠三 金大中 李明博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自由貿易協定 FTA 南海海溝地震 防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