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鎮(New Towns)的現狀:被孤立的居民們

社會

平山洋介 [作者簡介]

半個多世紀前的經濟快速成長期,為了解決城市人口過於集中的問題,在大城市的郊外建設了一些「新市鎮( New Towns)」。曾經被稱為「理想居住地」的新市鎮,如今卻因高齡單身居住者引人注目。他們的孩子都獨立生活,夫婦中有一方業已過世,等待他們的只是「孤立」。為了不讓新市鎮居民與世隔離,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呢?

超高齡社會的住宅區建設

高齡化、單身化不斷發展的新市鎮,我們應該怎樣來改建它呢?為了防止孤立化,我們已經開始了各種形式的嘗試。首先,需要努力將年輕一代號召回來,改善社區的年齡平衡。有的住宅區通過對住戶房屋的翻修,實施促進年輕家庭入住的專案。還有的住宅區將空置房屋改裝為共用公寓,以低廉租金出租給學生。這些努力並不能大幅度地改變社區的年齡構成。但是,哪怕年輕人有一點增加,都會給老年人占多數的生活社區帶來活力。沒有電梯的樓房的5樓,不適合老年人居住。但是,可以考慮開展一個項目,將其以低廉價格出租給年輕人。

引進年輕家庭的同時,在不斷增加的老年人之間建立互幫互助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隨著高齡老人比例的增加,這個群體裡有從「相對年輕,身體狀況較好的高齡老人」到「年齡偏高,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情況會多種多樣。也有的住宅區以自治會為核心,嘗試建立起一種互助關係,譬如,65歲的「年輕老人」幫助85歲的老人扔垃圾、換電燈泡、買東西。

還有,增加老年人、單身人士的容身之所,是促進居民交流、防止閉門不出的有效手段。重要的是如何努力增加他們與家人之外的人們的接觸。單身人士原本除了自己之外也沒有其他家人。為了促進居民之間的交流,人們期望改善的並不是空間用途的純化,而是積極推進空間功能的複合化。

在某新市鎮中,NPO(非營利組織)在住宅樓的一樓開設了一家茶館,將咖啡和紅茶的價格控制得很低,藉此給很多老年人創建了聚會的場所。其實作為居民交流的設施,住宅區裡都有「集會所」。但是,這裡舉行的所謂集會,只限於明確定好日期和目的的正式聚會。而準備一些讓偶遇的人們可以輕鬆享受聊天樂趣的、各種形式的小空間,則能夠增加居民之間的非正式交流。譬如,在路邊設立品質優良且具備設計感的長椅,加上一個簡單的棚子。將空房改建成居民可以自由出入的沙龍。將建築底層改造為具有溫暖氣息的空間,放上桌子和長椅。這些辦法都是可以大範圍嘗試的。

新市鎮的開發接納了從地方移居到城市的年輕人,曾經支撐了日本經濟的高度成長。但是最終隨著社會的超高齡化進程,現在的新市鎮,需要的是更加具有複合功能的、能夠促進居民日常接觸、可以安定地生活在那裡的空間。不光是新市鎮,其實具有被孤立風險的住宅區還有很多。泡沫經濟時期開發的住宅區,有很多都是遠離城市中心的,在那些地方,想遷出卻沒有必要的資金能力的、低收入高齡老人的比例開始上升。正在急速增加的高樓公寓,原本其商品價值就是定位於與周邊地區的隔離,建造起重視安全性和隱私的、仿佛要塞一樣的空間。那裡的居民在數十年後也會變老,或成為單身,他們蟄居在自己房間裡,閉門不出的情形有可能逐漸增加。在超高齡社會,如何防止人們的孤立,如何讓住宅區存續下去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標題圖片:東京圈多摩新市鎮諏訪2丁目,住宅翻建工程即將開始,居民們聚在一起開告別會,共敘美好過去,暫時依依惜別(2011年7月23日,時事社)

關鍵詞

住宅 高齡化

平山洋介HIRAYAMA Yōsuke簡介與署名文章

神戶大學研究院人類發展環境學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是住宅政策、城市規劃。著有《城市的條件》(NTT出版)、《住宅政策的問題在哪裡》(光文社新書)等。最新出版有《Housing in Post-Growth Society》(與M. Izuhara, Routledge共著)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