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黑道的人們及其理由

社會

廣末登 [作者簡介]

如今,日本的黑道成員正在不斷減少,而與此同時,這些脫離黑道的人員(以下簡稱脫黑人員)難以回歸社會的狀況始終沒有得到改善。筆者指出「走投無路的脫黑人員會走上犯罪道路,並且變本加厲」,並呼籲有必要完善社會性的「容身之所」。

黑道人口不斷減少

員警廳2017年3月公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日本全國指定暴力團體成員大約為1萬8100人,較上一年末減少了一成。這是自1958年開始實施該項統計以來,首次降至兩萬人以下。全國地方自治體於2010年相繼制定《暴力團排除條例(以下簡稱排暴條例)》後,平均每年大約有600名黑道成員脫離組織。

儘管並非法律,但由於是在全國範圍施行,所以排暴條例具有和法律同樣的效果。該條例限制了黑道的斂財活動,使黑道進入了「沒飯吃」的時代。

從2014年開始,筆者在日工組社會安全研究財團的資金支持下,花費大約1年時間,在監獄以外的場所針對西日本地區的脫黑人員、前黑道老大等11人實施問詢調查,瞭解了他們「為什麼脫離了組織」「是如何脫離組織的」。

結果發現,他們是借著「有了孩子」「為避免(見不到孩子的)自由刑」「老大換代」等機會脫離組織的。此外還確認了他們在脫離組織時沒有受到制裁,程式上還是比較容易的。

排暴條例出臺以後,越來越多黑道成員選擇脫離組織的一個理由或許單純是因為在幫裡待著「沒飯吃」「沒法養家」。本來,1991年制定的《防止黑道成員不當行為相關法》就已經在社會與黑道組織之間構築了一道壁障。而排暴條例又讓這道壁障變得更加堅固了。在如今的日本,身為黑道成員,就意味著連受到憲法保障的「過上健康的、具有文化意義生活的權利」也得不到保障。那麼,拖家帶口的黑道成員想要脫離組織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由於除了本人以外,家人也會受到牽連,所以脫離組織的人越來越多,黑道人口不斷減少可謂是一個必然現象。

下一頁: 脫黑人員難以回歸社會

關鍵詞

犯罪 黑道 案件

廣末登HIROSUE Noboru簡介與署名文章

作家、社會學者、龍谷大學犯罪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久留米大學文學系兼職講師、法務省保護司。1970年生於福岡市。北九洲市立大學研究所社會體系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博士(學術)。專攻犯罪社會學。圍繞暴力團成員及相關人員等黑社會真實情況開展了大量採訪和調查工作。著作包括《黑道與長照》(角川新書,2017年)、《成為黑道成員的理由》(新潮新書,2016年)、《黑工——日益變得兇險的年輕人的真實狀況》(祥傳社新書,2023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