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亞萌生的戰略空白:解讀川普的首次日本之行

政治外交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開啟東亞之行,將最重要的盟友日本作為了出訪第一站。日美兩國首腦通過一系列會談,提出將對一意孤行持續推進核及飛彈開發的北韓採取最大限度的施壓政策,致力於建設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進一步鞏固日美同盟關係。然而,作為一名長年活躍在日美兩國採訪前線的外交媒體人,筆者指出,在「海洋強國」中國的存在感與日俱增的背景下,超級大國美國的影響力顯現出衰弱跡象。

仰仗北韓問題的日美首腦會談

5日,美國總統川普一行乘坐的總統專機「空軍一號」短暫停靠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司令部後,降落在了駐日美軍司令部所在橫田基地。當年朝鮮半島燃起戰火時,負責指揮前線美軍部隊的正是這兩個司令部,據說這樣的行程安排源於川普總統的考慮,即通過首先到訪這兩個司令部,對北韓金正恩政權表明強硬態度。

「任何獨裁者、任何國家都不能低估美國的決心。」身著空軍飛行員夾克的川普總統在橫田基地眾多日美兩國官兵的面前情緒激昂地說道。

「美軍與自衛隊並肩站在此地,自信團結,具備了前所未有的強大能力。你們給盟友注入自信,讓敵人感到畏懼。」

日美兩國首腦在事前舉行的電話會談中,一致同意「進一步對北韓施壓,把阻止核及飛彈開發作為首要課題」。實際上,除了北韓問題外,日美兩國目前還找不到能夠馬上達成共識的事項。在經濟貿易方面,川普政權上臺後立刻宣佈退出了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日本則一直在努力推進「沒有美國的TPP11」。美國希望在汽車、農業和製藥等領域展開FTA談判,試圖啟動不利於日本的雙邊談判。如果直截了當地提起這些問題,就會像先前麻生與彭斯的會談那樣,出現凸顯日美之間分歧的結果。

對北韓戰略,日美同盟中潛藏的「活斷層」

擔任總統首席策略師的史蒂夫・巴農雖然已離開川普政府的核心圈,但至今仍是川普總統的思想支柱。他主張將美國的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決維護作為政權支持基礎的「貧困白人」的經濟利益,並且認為應該為此迫使最大貿易逆差國中國以及其次的日本做出讓步。

「美國至上」主義的代表人物巴農直言不諱地表示,「相較於和中國之間的經濟戰爭,北韓問題只不過是小小的餘興節目」。實際上,不僅是貿易問題,在對北韓戰略方面,「美國至上主義」也若隱若現。

在本次首腦會談中,日美兩國確認將聯手對北韓採取最大限度的施壓政策。不過,川普政權對射程覆蓋北美大陸的ICBM(遠端彈道飛彈)接近完成這一事態所產生的危機感與日俱增。在川普政權支援率跌至3成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其意圖是借消除對美的直接威脅來拉攏民心。無法否定的是,川普政府可能會與北韓單獨進行談判,並以默許金正恩政權保留現行體制來做回報。

然而,即使美國本土可以免受北韓飛彈威脅,日本列島卻完全處在中程飛彈的射程範圍之內。所以這個問題被稱作是一個「撕裂日美同盟的活斷層」。那麼通過此次川普總統的來訪,就阻止美國在安保政策上堅持的「美國至上」主義這個問題,安倍首相進行了怎樣的佈局呢?

美國共和黨布希政權就曾在對北韓政策方面犯過嚴重錯誤。2008年,布希政權將北韓排除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並經由俄羅斯向北韓返還了其用於核及飛彈開發的巨額美元資金。此後北韓不但支援了恐怖組織,而且還親自動手在吉隆玻毒殺了金正男,並與伊朗聯合研發飛彈,向伊斯蘭極端組織出售武器。儘管美國政府終於開始考慮再次將其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但可以說是為時已晚了。

是否會發生「川普先制攻擊」

2001年9月,經濟和國防中樞遭到恐怖主義自殺式飛機襲擊後的美國,動用全部軍事力量,相繼打響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IS戰爭。這些所謂的「布希戰爭」,導致朝鮮半島和臺灣海峽所在的東亞地區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

北韓獨裁者敏銳地察覺到了超級大國美國招致的威懾力弱化局面,趁機埋頭推進核及飛彈開發,將其作為強權體制的護身符,並且逐漸將美國本土和太平洋美軍基地納入了新型飛彈的射程範圍內。

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川普政權放言,包括外科手術式轟炸和網路攻擊在內的「所有選項都已擺在桌面上」。金正恩則硬碰硬地挑釁:「今後要送給美國一些大大小小的禮包」,隨後川普又回應稱「你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火炎和憤怒」,美國與北韓之間的「口水戰」步步升級。

不過,美國國務卿提勒森一貫主張通過對話打破僵局,美軍高層也在採取先制攻擊問題上保持謹慎態度,認為即使是外科手術式的精準轟炸,也會引起北韓方反擊,導致首爾和駐韓美軍及其家屬遭受嚴重損害。此次安倍與川普的會談涉及了以下一些問題:在避免招致北韓方先制攻擊的前提下能夠施加多大程度的壓力、作為最後選項的先制攻擊是否具有現實性、緊急情況下如何運送身在韓國的美國及日本民間人員等。雙方似乎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但在記者會上並沒有透露細節。

超級大國美國的影響力弱化

安倍首相著眼於日本同美國、印度、澳洲的合作,提出了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構想。在此次首腦會談中,川普總統也贊同在這一構想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日美的共同戰略。毋庸贅述,這是日美採取的一種對抗措施,背景原因在於力圖成為「海洋強國」的中國不斷在南海地區修建海上基地,並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儘管對中國在東亞地區與日俱增的影響力深感危機,但這並沒有跳出被動思維的範疇。

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馬斯特在談及川普總統遍訪亞洲各國時表示,「美國致力於『通過實力實現和平』,希望我們的敵人和潛在敵人明白,通過行使軍事力量是無法達到其目的的」。麥馬斯特是安保領域的資深專家,也是一位以優秀素養和廣博見識而聞名的軍官。然而,川普政權所面臨的,並不是尚未達到「通過實力實現和平」這個目標的問題。

「川普的美國」在東亞地區影響力下降,並不是因為軍事力量的減弱。或許美國應該自我醒悟,讓美國之所以成為美國的民主主義理念、自由貿易旗幟和道義力量的倒退,正在削弱其作為超級大國的存在感。憑藉崇高理念和道義力量,成為一個吸引亞洲眾多年輕國家的大國——但願川普總統的此次亞洲之行,能夠成為一個契機,去傾聽亞洲國家的這種呼聲。

標題圖片:美國總統川普與安倍晉三首相一同檢閱儀仗隊(2017年11月6日於東京元赤坂迎賓館,時事社)

日美關係 北韓 川普 安倍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