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iPS細胞研究:面向實際應用,新成果不斷湧現

科學 技術

塚崎朝子 [作者簡介]

10年前,京都大學的山中伸彌教授成功製造出了人工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10年後的今天,用這種細胞研製治療罕見疾病的藥品開始用於臨床試驗…,有關實際治療的應用研究也在步步進展之中。

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變得簡單

利用源自特定病患的iPS細胞(帶有病患特異性的iPS細胞),就能重現那種疾病特有的細胞狀態。而且,有關藥物安全性、有效性的試驗,可以使用這些iPS細胞進行,不用經由動物實驗。

進行性肌肉骨化症之外的藥物研發,也日益受到期待。慶應義塾大學的岡野榮之教授等人發現了一種候選藥物,用於治療因運動神經元損傷而導致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或也將在2018年開始臨床試驗。

岡野榮之等人還發現,在遺傳性耳聾「彭德萊綜合症」的治療中,雷帕黴素有抑制內耳細胞死亡的效果。而慶應義塾大學的福田惠一教授等人發現,用於治療肺動脈高壓的現有藥物,對於治療心肌肥厚的遺傳性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有效。

京都大學的CiRA的妻木範行教授等人,發現了異常軟骨細胞導致身材矮小的「軟骨發育不全症」、「致死性骨發育不全症」等骨骼罕見疾病的治療候選藥物,確認了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物HMG-CoA還原酶抑制劑,有恢復骨骼生長的效果。

下一頁: 視網膜、心肌等等,再生醫學也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關鍵詞

iPS細胞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 再生醫學 醫療藥品

塚崎朝子TSUKASAKI Asako簡介與署名文章

新聞記者。曾任《讀賣新聞》記者,主要撰寫醫學、醫療、科學技術方面的文章。國際基督教大學教養學系理學專業畢業。筑波大學研究所經營、政策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畢業,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研究所醫齒學綜合研究科碩士課程畢業。神奈川縣立保健福祉大學兼職講師。專攻醫療政策學、醫療管理學。著書有《iPS細胞何時造福患者?》(岩波書店),《挑戰新藥研發的日本科學家們》、《為防備不知不覺中罹患的疾病》(兩本均為講談社)等。在「日經Goodday」網站中連載「數值超標,你需要改善!——消滅代謝症候群的12個步驟」。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