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虐童案例激增及其社會背景

社會

2015年,日本全國的兒童諮詢中心受理的虐待兒童通報件數首次突破10萬件。虐童形式分為以謾罵恐嚇造成孩童心靈傷害的「情感虐待」、拳打腳踢施加暴力的「身體虐待」、不去滿足孩子衣食等基本需求的「忽視」以及「性虐待」四種。本文探討現今社會問題之一虐童案例呈現增加趨勢的原因。

難以把握的實際情況

本文試圖以公佈的統計資料為依據,對日本的虐童現狀和虐童增加的原因進行考察分析。但是,實際上我們在前線工作中觀察到的「新特點」,在這些統計中並未反映出來,例如嬰兒搖晃症候群(SBS)或虐待性頭部創傷(AHT)以及孟喬森症候群(MSBP)的增加等。前者是指用力搖晃哭鬧不止的嬰幼兒,由此造成孩子嚴重的顱內出血;後者是指撫養人捏造孩子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症狀,或者虛構誇大病症,讓孩子反復接受不必要的醫學檢查和治療,也被稱為醫療虐待。

就筆者所知,目前雖然沒有顯示這類虐童事件增加的資料,但還是可以從實際的虐待臨床工作中親身感受到此類虐待案件的增加。因此,我們很難說日本現在已經確切把握了虐待兒童的狀況。精細地分析統計虐童資料中尚未反映出現今的實情,但為消除孩子們的心理創傷而開展心理臨床活動今後必將變得重要。

標題圖片提供:Aflo

關鍵詞

兒童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