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考察60年:由極地考察,看地球和宇宙的未來

科學 技術

1956年,戰後日本第一艘南極考察船「宗谷號」起航。之後的60年間,日本的南極考察活動為人類探究地球和宇宙的環境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本文中,2016年11月啟程的第58次南極考察的觀測隊隊長為我們介紹了南極考察的意義。

從南極看到的地球和宇宙的未來

2001年,筆者在第42次南極考察中承擔了越冬任務。在2016年11月出發的第58次南極考察任務中被任命為觀測隊隊長

大家都說「南極是窺探地球和宇宙的窗口」,而極地觀測無非就是要釐清全球及地球近旁宇宙空間的變化,尤其是要找出引發環境變化的原因,並監控這種變化。地球的環境變化機制絕不是簡單的東西,而是大型運動的連鎖反應——太陽能、宇宙射線、地球磁場、板塊運動、洋流、冰床、生物活動等多種要素以非常複雜的關係相互發生作用,它們對地球上的大氣、海洋、動物群、植物群造成影響,並會形成新的變化誘因。

我想強調,在這個意義上,冰床、海洋、陸地整套存在的「極圈」是地球上的稀有之地,因此與其他地方相比,這裏擁有無可比擬的科研優勢。如果你問「為什麼要開展南極科學考察」,那麼我會回答,這是「為了從科學角度闡明現在地球發生了什麼以及今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也是在探求關於人類生存於地球這個平臺的意義,即尋找「我們人類來自何方?又將走向何處?」這個問題的答案。

(2016年10月3日)

標題圖片:阿德利企鵝到訪昭和基地(2011年,第52次觀測隊)/標題和文內圖片提供:國立極地研究所

關鍵詞

環境 JAXA 阿拉斯加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