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考察60年:由極地考察,看地球和宇宙的未來

科學 技術

1956年,戰後日本第一艘南極考察船「宗谷號」起航。之後的60年間,日本的南極考察活動為人類探究地球和宇宙的環境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本文中,2016年11月啟程的第58次南極考察的觀測隊隊長為我們介紹了南極考察的意義。

戰後10年,戰敗國日本的決斷

事情要從1955年說起。當時,在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召開的國際地球物理年(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特別委員會上,日本表態稱將參與南極考察。但據說歐美各國中出現了堅決反對戰敗國日本回歸國際社會的意見。即便如此,在一些支持日本的國家的推動下,日本啟動了南極考察的相關準備工作。雖說戰爭已經結束10年,但日本依然非常貧窮,戰爭的創傷也尚未平復;穿著戰時傷病服在街頭和站前演奏口琴或手風琴的傷殘軍人的身影,也深深地留在筆者童年的記憶中。就是在那個時代,南極考察成為了一大國家項目的開端。

日本或將以國際地球物理年為契機啟動南極考察活動——掌握了這一訊息的《朝日新聞》社記者矢田喜美熊向報社內高層提議,促使成立了南極學術探險項目。同時,全社上下動員的宣傳活動拉開了序幕,捐款活動也在全國範圍大規模展開。當時,文部省、日本學術會議(委員會)、負責「宗谷號」運作的海上保安廳等相關人士的巨大決心和努力自不用說,背後的推動力量則是國民的熱望和民間企業的熱情。

於是,1956年11月8日,在眾多國民狂熱的歡送下,南極考察船「宗谷號」駛出了東京灣晴海碼頭。碰巧日本同一年還加入了聯合國,想必在當時的人們眼中,駛向南極的「宗谷號」與回歸國際社會的日本的形象重疊在了一起。同時,我再次感到這也是一個標誌,它向國內外展示了戰後日本將通過科學立國來實現重生的決心。

1956年11月8日,南極考察船「宗谷號」起航

下一頁: 一脈相承的「南極精神」

關鍵詞

環境 JAXA 阿拉斯加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