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食堂——「一起做」「一起吃」的重要性

社會

金澤Masumi [作者簡介]

為那些在家裏無法充分攝取食物的單親家庭兒童免費或廉價提供餐飲的「兒童食堂」,正在全國範圍內增加。本文介紹針對兒童貧困和單獨就餐問題所採取的對策。

提供一個場所,共度傍晚時光

如今,為了緩解將全部責任都推卸給父母這種社會結構上存在的問題,學校輔導員與地區援助者開始嘗試各種方法為孩子們營造溫馨之地,與他們「共度傍晚時光」。課餘活動結束後的傍晚時分以及學校放假期間,孩子們可放心、安全地在這樣的地方開展活動。

這些場所的共同之處是孩子們可以和成人一起進餐、遊戲、爭吵、學會什麼事是不可以做的,共同想方設法化解煩惱,而最大的特點是非常看重與別人共同進餐這件事。

例如,放學後的孩子們像回到家裏一樣,喊一聲「我回來了」,陸續聚集到這些地方來共度傍晚時光。工作人員則回應一聲「回來啦」,迎接孩子們的到來。接下來有的孩子和工作人員一起玩耍;有的孩子打開作業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詢問旁邊的志工;也有孩子獨自一人安靜地讀書……,大家各自度過自己的傍晚時光。即便有孩子發生爭吵,但也是在大人的視線範圍內。如果他們有人做出傷害其他孩子的行為,大人會及時進行教導,並有人跟他們一起來思考向別人道歉的方法。

到了晚飯的時間,孩子們和工作人員一起準備晚飯。然後大家齊聲說「開動」,之後共進晚餐。那些平時總是獨自一人吃飯的孩子,這一天可以和大家一起邊聊邊吃。你能看到一些孩子在不知不覺間說出自己的心裏話。

總之,孩子們在這裏理所應當地享受到的,都是此前不曾有的體驗。比如,「可安心度過的時間」、「和別人一起共進晚餐」、「在大人的輔導下學習」等等。這裏的一切活動,喚醒著兒童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孩子們既了解到小夥伴的痛苦,同時又看到他們在這裏得到支援,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原來自己也可以藉助他人之力的道理。孩子們將重新獲得成長和進步的機會。父母也和支援者一道共同守望孩子們的成長,共同建構起新的關係。

下一頁: 為兒童制定周到的直接援助制度

關鍵詞

教育 兒童 貧困

金澤MasumiKANAZAWA Masumi簡介與署名文章

桃山學院大學社會系社會福祉學科副教授。歷任兒童諮詢所臨時保護所委託指導員、社會福祉士培訓學校教師,從2005年起從事大阪府教育委員會學校輔導員的工作。社會福祉士。2014年4月起任現職。專業為兒童福利、學校輔導員及司法福利。合著有《人是如何在學校這個地方生活的?》(北大路書房,2003年)。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