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人工智慧(AI),讓製造業重放光彩

財經 科學 技術

圍繞最尖端的人工智慧(AI)技術,歐美與中國之間對科研投資和人才的爭奪戰愈演愈烈。作為日本頂尖研究人員的筆者主張人工智慧「是一個適合日本風土的技術領域。實際上日本既有實力也有潛力」。

深度學習技術的鼻祖其實是日本人

然而,日本是有潛力的。

實際上,全球最早提出堪稱深度學習原始概念的正是日本人。1980年,當時供職於NHK廣播技術研究所的福島邦彥宣布發明了「神經認知機(Neocognitron)」。人們認為它可以較好地識別文字,並沒有給予更多的好評。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融入現代計算機技術後,它的精髓才開始展現在了世人面前。還有作為深度學習技術基礎的神經網路領域的頂尖研究人員——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甘利俊一。甘利教授年近八旬,卻依然精神矍鑠,時至今日,我們還經常能在深度學習學會的學術報告中聽到他的名字。

簡而言之,日本只有個人表現在世界上還算可圈可點,或許這種事情屢見不鮮。不,並非如此。讀了下面這句話,你會有何感覺?

「我們要提高白領的生產力。為此,除了文字外,還要利用圖像和聲音等。」

這乍看像是近年來創業企業的使命宣言。到底是不是使用了深度學習技術、如今風頭正盛的創業企業呢?可能也有人會聯想到Google的使命宣言——「我們要整理全世界的資訊,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隨意使用」。

下一頁: 曾受到全球關注的日本「第5代電腦計算機項目」

關鍵詞

Facebook 網際網路 Google 人工智慧 深度學習 第5代計算機項目 資訊技術 百度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