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能力出眾
在當今日本男子短跑界,桐生祥秀的潛能出類拔萃。2013年4月,在織田紀念國際田徑賽(※1)100m短跑比賽中,還是1名高中生(17歲)的桐生祥秀跑出了10秒01的成績,這是日本史上排名第2的100m記錄。就讀東洋大學之後,2015年3月,桐生祥秀參加在美國德州舉行的比賽,在順風條件下跑出了9秒87的好成績,擊敗倫敦奧運100m成績第5的美國人貝里(Ryan Bailey)等人,奪得了冠軍。
看桐生跑100m的場面,他從30m處開始加速的這種方法,和以往的日本選手完全不同。用還擋來作比方的話,就是從2檔換3檔直至進入最高速度的這個過程。他一旦踩上節奏,誰也趕不上,具備與牙買加等國選手平分秋色的能力水準。他才不過19歲,人們能夠期待他在2020年東京奧運乃至更遙遠的未來,與世界頂尖高手過招。
桐生祥秀:短跑100m的主要記錄
個人最佳 | 10.01秒 | 2013年 | 織田紀念國際田徑賽,17歲 |
10.05秒 | 2014年 | 關東地區大學田徑校際錦標賽冠軍 |
10.22秒 | 2014年 | 日本全國田徑錦標賽冠軍 |
超風速記錄 | 9.87秒 | 2015年 | 美國德州接力賽冠軍,19歲 |
(參考)
日本紀錄 | 10.00秒 | 1998年 | 伊東浩司 |
亞洲紀錄 | 9.91秒 | 2015年 | 歐古諾德(Femi Seun Ogunode,卡達) |
世界紀錄 | 9.58秒 | 2009年 | 柏特(Usain Bolt,牙買加) |
通過上半身的運用,產生高速步頻
日本選手的短跑方式和非洲運動員不同,抬腿不高的姿勢是主流。據說這是因為骨盆角度和肌肉結構不同所致。以那種姿勢跑起來,上半身容易來回搖晃。而桐生祥秀很善於擺動胳膊,有效運用上半身來提高步數。
他身體非常壯實,軀體看上去很強健,再加上帶動雙腿向前邁動的髂肋肌非常發達。這些特點就是桐生祥秀速度快的秘密。
從技術層面來說,桐生的跑步風格再想奉承實在也算不上漂亮。雙手左右搖擺,到最後階段身體失去平衡,發生各種小狀況,目前的水準還很難說已經完全發揮了他的身體能力。就像人們常說的,一般情況下,如果他的技術能再幹練一些,紀錄應更能接近10.0秒。
看桐生跑步,也就是10.2秒左右的技術水準,但最終成績還是跑出接近10.0秒的成績。感覺他還只是依靠天生能力在跑,在這方面他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突破「10秒大關」是時間問題
很多選手上大學之後,由於訓練環境發生變化,會出現成績暫時下降的情況。而桐生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比起跑出10.01秒的高中時期,他現在的實力還在上升。雖然是超風速紀錄,但跑進9秒還是非常厲害的。即便是順風跑,若風速過快反而會導致無法踏步向前。
但他出色地跑完了,這就是9.87秒這個數字的意義。僅僅考慮創造紀錄的話,只要在技術層面再作提高,那麼他跑進9秒的正式紀錄可以說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傷病導致無緣北京田徑世錦賽
今年(2015年),桐生原本一直在備戰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但在5月30日的訓練中,桐生右大腿內側受傷。由於需要6週時間才能恢復訓練,無法參加6月26日開幕的日本全國田徑錦標賽(舉辦地為新潟縣)已成既定事實,也很可能無緣北京世錦賽。
2014年,由於髖關節痛以及右大腿肌肉撕裂,桐生缺席亞運會。2011年關東地區大學田徑校際錦標賽,也由於左大腿肌肉拉傷,他退出了男子100m決賽。現在看來,桐生祥秀可能屬於傷病較多的類型。
這裏可能有兩個原因。首先,雖然他擁有能夠高速奔跑的運動神經,但有可能肌肉跟不上。要不然就是他的跑步動作可能存在某種不平衡,導致負擔集中於一處而引發傷病。
前者的問題通過訓練就能解決,而後者的問題則需要進行細緻分析和改進。比如,如果有導致傷病的不良跑步習慣,那麼就要發現並矯正。只是,高水準的競技運動員,在意想不到部位身體的細微動作,都有可能導致對完全不相干部位的肌肉產生負擔從而引起疼痛。所以,解決這個問題非常難,選手只能和教練一起來應對解決。
面向世界,磨練自我調整和管理能力
5月30日在美國奧勒岡州舉行的國際田聯鑽石聯賽第3場比賽中,中國的蘇炳添跑出了9.99秒的成績,作為黃種人首次成功創造了100m破9秒的正式紀錄。雖然桐生被人搶先了一步,但這種時間先後的排名沒有什麼意義。4年1次的奧運,以及兩年1次的世界田徑錦標賽——能否在這兩個大舞臺上創造出好成績,對選手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正因如此,我更希望桐生能積極去挑戰。我認為他本人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但跑進9秒是個機會,希望他以跑進奧運男子100m決賽為目標而努力。
從以往的比賽情況來看,桐生祥秀創造新紀錄集中在4月和5月這段時間。今後,在這方面桐生要結合最重要的賽事調整自己的狀態,必須學習和掌握如何形成自己的巔峰狀態即「最佳狀態」。
2013年織田紀念國際田徑賽男子100m預選賽上,桐生祥秀(京都洛南高中)同時創下了世界青年紀錄以及日本青年新紀錄。2013年4月29日攝於廣島EDION體育場(圖片提供:時事通信社)
再有一點是,希望他不斷磨練對從預選賽到半決賽、決賽這合計48個小時的自我管理能力。怎麼樣跑決賽前的兩場比賽才能不輸?最好的表現,3場中有1次足矣。不管速度多快,僅靠「脆弱的速度」是無法贏得比賽的。盡量保存實力通過預選賽,才是應有的賽事管理方法。
此外,要養成正式比賽的心態。很多民眾關注比賽,怎樣才能在重重壓力中發揮出自己的實力呢?只能通過心理訓練,或者經歷過多次失敗才能獲得。
關於桐生身體方面的潛能高低,已經得到了證明。但關係到在國際舞臺上決定勝負的這幾個問題,對於桐生來說還是未知數。這也正是他今後要面對的問題。
24歲時迎來東京奧運
桐生祥秀現在才19歲。算上奧運和世界田徑錦標賽,他參加國際大型賽事的機會有10次左右。但反過來也可以說,能夠學習和積累經驗的機會已相當有限。當前的最大目標是,24歲時參加東京奧運正是好時機。在那之前憑實力跑進9秒,獲得某些收穫,那麼是有可能實現飛躍的。
當然,在東京奧運之後也還能爭取創造紀錄。朝原宣治(2008年退役,北京奧運4x100m接力賽銅牌得主)的個人最佳紀錄(10.02秒,日本史上排名第3),是在他29歲的時創下的。
如果桐生祥秀能夠跑進9秒,會刺激其他選手發生變化。希望到2020年能有2、3名日本選手跑進9秒,在東京奧運上與世界其他對手們一爭高低。
標題圖片:國際田徑聯會挑戰賽東京站男子100m比賽中的桐生祥秀(右,東洋大學)和加特林(Justin Gatlin,美國)。2014年5月11日於東京國立競技場(圖片提供:時事通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