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從破產到新生的歷程

財經

戶崎肇 [作者簡介]

日本航空(JAL)於2010年1月申請適用公司再生法,宣告破產。此後通過企業重建,實現了扭虧為盈並獲准於2012年9月19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重新上市。專門研究航空產業與航空政策的早稻田大學戶崎肇教授將帶我們回顧JAL重獲新生的歷程,並剖析其未來所要面對的課題。

工會組織的協作配合

除了把握各條航線的收支外,讓我們看看具體還實施了哪些改革。

首先,大幅調整了飛機編制,賣掉了效率低下的大型飛機,採用了以波音737、767等中型機為主力的機群。結果,只持有大型飛機駕照的高齡飛行員不得不離開工作,引發了後來的訴訟問題。

關聯企業也被相繼出售。相當數量的關聯企業被出售,其中還包括在收益和發展前景上被認為都很不錯的信用卡子公司JAL CARD等企業。對此甚至有人認為,當日航重生之時,放棄這些優良子公司的行為或許會為將來埋下巨大的禍根。

在這一過程中,日航還實施了大幅裁員。公司曾數次徵集自願辭職人員,相當一批人應招並離開了公司。

留下來的員工的薪酬也被削減,比競爭對手全日本空輸(ANA)低了兩成左右。薪酬體系開始按能力高低區別對待,飛行員和空服員的待遇也受到了大幅調整。尤其是針對飛行員,取消了過去一直飽受詬病的包車接送待遇。此外,過去即便沒有乘務工作,也會被視作從事了一定時間的乘務工作而獲得報酬,但現在也被改為了按照實際工作時間支付報酬。

鑑於強大的工會組織的存在,上述改變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如今之所以成為了可能,一方面是由於來自支援機構這一外部的力量,在說服工會方面發揮了強大的交涉能力;另一方面,工會組織也對日航的未來抱有巨大的不安,從而有意協助改革了。

大幅削減養老金的行動也費盡了周折。經過反覆交涉後,最終取得了在職人員削減50%,退職員工削減30%的成果。儘管在職人員會感到不公平,但無論如何,實現了改革就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壯舉。

經過上述種種努力,2009年度(2009年4月-2010年3月)還背負著1,337億日圓經營赤字的日航在2011年度(2011年4月-2012年3月)創下了2,049億日圓的營業利潤,實現了超乎想像的V字型好轉。即使在全球範圍來看,這也是非常罕見的優秀業績。而且這期間還遭遇了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這樣的突發事件。針對這一結果,業界周邊甚至發出了妒忌之聲。就在即將重新上市之際,圍繞因經營危機時的赤字結轉而獲免繳納法人稅等問題,日航遭到了種種批判,而自民黨的航空問題項目小組則議決反對日航重新上市、擴充地方航線等,以致構成了對日航重新上市的阻礙。

下一頁: 重獲新生的日航,自主治理是一大課題

關鍵詞

民主黨 自由民主黨 日本航空 JAL 全日空 ANA 前原誠司 戶崎肇 航空產業 航空政策 稻盛和夫 全日本空輸

戶崎肇TOZAKI Hajime簡介與署名文章

早稻田大學亞洲研究機構教授。 1963年生於大阪府。 1986年畢業於京都大學經濟系經濟專業。1986年至1994年供職於日本航空,從事旅客業務、旅行公司營銷、預約管理業務等工作。1992年-1993年,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經營學系攻讀博士課程。1995年,獲得京都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經濟學)。曾任帝京大學副教授、明治大學專任教授等職,2008年起任現職。著書有《資訊化時代的航空產業》(2000年,學文社),《航空產業與生命線》(2011年,學文社)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