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從破產到新生的歷程

財經

日本航空(JAL)於2010年1月申請適用公司再生法,宣告破產。此後通過企業重建,實現了扭虧為盈並獲准於2012年9月19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重新上市。專門研究航空產業與航空政策的早稻田大學戶崎肇教授將帶我們回顧JAL重獲新生的歷程,並剖析其未來所要面對的課題。

從寬大處理到依法整頓

為解決日航的經營危機,國土交通省於2009年8月成立了有識之士委員會(旨在改善日本航空經營狀況的有識之士會議),採用了較為寬鬆的處理辦法,要求JAL自行制定經營改善計劃。但是,恰好是在不久之後,民主黨政權誕生,在國土交通大臣(時任)前原誠司強有力的領導下,政府開始極其積極地介入到日航問題之中。

首先,前原大臣個人通過要求負責日航重建業務的再生工作小組,對日航實施了徹底的內部調查,在政府與金融機構共同出資成立了企業再生支援機構後,該項業務由支援機構接管。日航於2010年1月申請適用公司再生法,之後,在支援機構的企業再生支援委員長、擔任過多家倒閉企業財產管理人的瀨戶英雄律師的指揮下,經營重建工作得以有序展開。根據再生計劃,金融機構放棄債權(5,215億日圓),支援機構注入公共資金(3,500億日圓),股票進行100%減資。

日航重獲新生過程中關鍵的一步,是京瓷的創始人、與前原大臣交往密切的稻盛和夫出任日航董事長,指揮決策,運籌帷幄。稻盛和夫曾憑藉“阿米巴經營”方式將京瓷打造成了世界級的大企業,其經營能力為日航的重生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過去日航在考量收支時,一直以航線網路整體為單位,忽視了各條航線的單項收支。對此,稻盛和夫嚴格強調了把握各條航線收支的重要性。同時,舉辦幹部為中心的學習會,意圖大力提升了大家的經營意識。如果沒有稻盛和夫與瀨戶英雄,日航的經營改革無疑將會舉步維艱。

下一頁: 工會組織的協作配合

關鍵詞

民主黨 自由民主黨 日本航空 JAL 全日空 ANA 前原誠司 戶崎肇 航空產業 航空政策 稻盛和夫 全日本空輸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