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育第一線

社會 文化

代田昭久 [作者簡介]

日本從2011年度開始逐步實施新學習指導要領,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水準。因積極開展先進的教育實驗而廣為人知的杉並區立和田國中的代田昭久校長將為大家介紹「寬鬆教育」與新學習指導要領以及日本教育第一線的實際情況。

沒有答案的「社會課」,了解社會的窗口

作為將「自立貢獻」教育藍圖反映到具體工作中的教育活動,和田國中校長期實踐著沒有答案的課程——「社會課」。現代社會中存在各種無法簡單給出答案的課題。一旦成年,就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為其苦惱,並深入思考。因此,從國中開始養成與大家一起思考這些問題的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蓮舫女士正在為和田國中的學生授課

上課的內容涉及「國中生是否需要手機」「東京是否應該申辦奧運會」「向患癌國中生告知病情是否妥當」「如果(美軍)軍事基地轉移到了和田」「 複製人能否得到承認」等眾多領域。此外,為了深入挖掘相關課題,我們還會邀請醫生、律師、運動員、政治家、疊蓆工匠和區政府工作人員等各界人士來校擔任客座講師。

2010年度,圍繞「和田國中的事業甄別與兒童補貼是否必要」這一主題,我們邀請了行政刷新大臣蓮舫女士來校擔任客座講師,為同學們授課

 

比如「我家就沒有把兒童補貼用作教育費,想必實際上將該補貼用作了生活費的家庭很多」「將籌集到的資金直接作為錢款進行分配沒有任何意義。應該賦予其更多只有依靠政治才能實現的附加價值」等,孩子們面對當時的大臣坦率發表意見的姿態,令我看到希望並感到十分驕傲。除了針對各種主題加深認識外,通過接觸不同的意見,令他們樹立「社會上存在多種觀點」的基本意識,促使他們開展更加深入的思考。

代田校長使用iPad授課

然而我認為,如果只是每年聘請外部人員進行2、3次的授課活動,學生的意識不會改變,缺乏實際意義。本人親自執教的「社會課『NEXT』」, 1、2年級學生每月有1節課(45分鐘),每年實施10次, 3年級學生隔周有2節課(共90分鐘),每年實施20多次。同時,還開設了以報紙文章為題材寫作200字論文的「社會課‘NEWS’」(每月1次)和以年級為單位與專業人員進行交流的「社會課『FUTURE』」。計劃在學生畢業前,至少安排50名左右的社會精英人士與學生們會面。連續性和持續性正是力量所在。

此外,從2010年度起,「社會課」開始採用iPad進行授課。我們還開發了可將個人意見即時展示給大家的APP,在課堂上與更多學生分享意見,這樣就能了解、學習彼此的多樣性。

我們發現,由於上述努力產生的積極效果,3年間,構成學生學習意願基礎的「理解理由和觀點」「主動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尊重不同意見」等數值顯著提高。(圖1)

下一頁: 培育多樣化交流的街區力量

關鍵詞

小學 寬鬆教育 新學習指導要領 國中 和田中校 綜合學習時間 思考能力 判斷能力 表現能力 培養 學習能力 社會課NEXT 學生 教師 代田 昭久

代田昭久SHIROTA Akihisa簡介與署名文章

杉並區立和田國中校長。1965年出生於長野縣。1990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系。同年進入株式會社RECRUIT工作。草擬了RECRUIT首個面向大學生的教育事業項目,開設了“RECRUIT BUSINESS SCHOOL”。辭職後,創立株式會社TOPATHLETE,就任董事長。2005年,開始與幻冬舍共同運營作家村上龍的官方網站《13歲的Hello Work》。2008起擔任現職。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