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賈伯斯與日本

社會 文化

有人說,史蒂夫•賈伯斯生前討厭日本,但實際上他和日本有著深厚的因緣。長年從事蘋果公司和賈伯斯採訪工作的林信行記者追述了賈伯斯與“禪”的邂逅以及他的日本緣。

2011年10月5日。世界失去了一位稀世偉人——美國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

賈伯斯死後,其無與倫比的經營手腕引起了舉世矚目——正是在他的引領下,一度瀕臨破產的蘋果公司僅用15年的時間就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演講人,他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對畢業生所作的演講感動了全世界,在日本還被選入高中英文教材。

打造21世紀初期的時代偉人

但是,如果僅僅把賈伯斯看成一名精明強幹的公司老闆、一個著名演說家是遠遠不夠的。他真正的過人之處,在於他一手締造了21世紀初期的文化和新型商務市場。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革命性的產品問世並改變世界」——這是賈伯斯的話,他也正是這句話的實踐者,不停地改變著這個世界。

上世紀70年代,20歲出頭的賈伯斯創建了蘋果公司,將個人電腦普及到一般家庭;80年代,他進一步將個人電腦改進為今天為人熟知的使用滑鼠操作的形態;此外,他還讓價格高昂的雷射印表機成為一般消費品,並且推出了幾乎為今天所有出版物所採用的DTP(電子桌面出版),引領了出版革命。

他雖然一度離開蘋果公司,但期間他創建的皮克斯公司開創了電腦製作動畫電影的新領域。 1996年底,他重返蘋果之後,通過iMac,在電腦外觀上也掀起了一場革命;2001年又推出iPod,躋身音樂商務,讓MD和CD為之讓道。而iPhone則融合了電話和電腦的功能,震撼了全球電信業。iPhone小小的機身把世界頂尖的軟體技術裝進了人們的衣袋,改變了全球近1億人的生活。其後推出的iPad來勢兇猛,大有讓個人電腦淪落為昔日古董之勢。就這樣,他不停地推出屬於21世紀的嶄新生活方式、嶄新工作方式。

下一頁: 熱愛賈伯斯的日本和鍾愛日本的賈伯斯

關鍵詞

京都 史蒂夫•賈伯斯 蘋果 個人電腦 iPhone iPad 曹洞宗 包浩斯 索尼 盛田昭夫 三宅一生 日餐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