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霞關大樓和新光摩天大樓的臺灣人・郭茂林的故事

臺灣香港 社會

酒井充子 [作者簡介]

回報故鄉臺灣的恩惠

郭茂林先生戰後雖然取得日本國籍,但仍惦記著自己的故鄉臺灣,他帶著在日本累積的技術和經驗回到臺灣。造訪過臺北的人,一定見過臺北車站前三越百貨進駐的新光大樓,那是郭茂林親自設計的建築,外牆顏色發想自臺灣的梅花和日本的櫻花。而具備京劇舞台的臺泥大樓、成為捷運站名的臺電大樓,也都是他的傑作。1993年新光大樓完工後,一躍成為當時臺北的最高建築,直到2004年臺北101(509公尺)成為世界第一高樓,才讓出寶座。

窺望臺北新光摩天大樓,2010年(提供:郭純)

但是,若提及臺北101大樓,仍是無法不談到郭茂林。前總統李登輝從1978年擔任市長後,約有2年的時間,將臺北都市計畫的重任交予郭茂林。相對於臺北車站和總統府坐落的臺北西區,計畫將東邊的信義區開發為副都心,東移原本位於西區的市政府,以其為區域中心,開發經濟和文化據點的造鎮計畫。在此計畫中,郭茂林發揮了過去參與新宿副都心的經驗,他的構想在計劃開展後,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完成,臺北101就建造於此。

拍攝紀錄片的最後一夜,平時一同工作的員工們及其家人,數十人在KMG臺北事務所歡聚。大家都拿著杯子走到郭先生身旁,郭先生一再乾杯,紅著臉向大家做最後的致詞。「郭茂林集團就是我們一家人,一個人什麼都辦不到。」郭茂林支撐起許許多多後世傳頌的大樓建設,直到最後一刻,仍然非常重視共同奮鬥的夥伴。他的建築人生,與廣結善緣密不可分。

為了拍攝電影訪問小學母校(當時為公學校),2010年,台北市大同區太平國小(提供:郭純)

標題圖片:與共事者。中間穿雙排釦西裝的人為郭茂林(1968年,郭純提供)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建築 摩天大樓 霞關大廈 台湾 建築

酒井充子SAKAI Atsuko簡介與署名文章

電影導演。生於日本山口縣周南市,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政治系畢業後,先後任職製造產業、新聞記者。其後,深入採訪臺灣的日語世代,所執導的電影處女作《台灣人生》,於2009年正式上映。其他紀錄片電影有《聳入天際――建築師・郭茂林》(2013、暫譯)、《台灣認同》(2013)、《兩個祖國之間的愛――李仲燮之妻》(2014、暫譯)、《台灣萬歲》(2017),著書有《台灣人生》(光文社)。現在、在製作一部以台灣的離島蘭嶼為舞台的作品。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