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打造砂糖王國的新渡戶稻造

臺灣香港 歷史 文化

先後赴美及德,成為日本首位農學博士

新渡戶稻造出生於岩手縣盛岡,為武士之子,就讀札幌農學校(譯註:現在北海道大學的前身),是該校第2屆的學生,同時入學的還有廣井勇、內村鑑三、南鷹次郎、宮部金吾等人。1884年受廣井勇前往美國的刺激,23歲時也赴美,3年後則前往德國留學,專攻農業,成為日本首位農學博士。從德國返回日本途中,在教會結識了美國人瑪麗‧埃爾金頓(譯註:原名為Mary‧Elkinton,日本名為新渡戸萬里子),兩人結為連理。1891年,新渡戶稻造成為札幌農學校的教授,回國赴任。但之後由於夫婦兩人的身體狀況皆不佳,因此暫時停職,前往加州休養。在1900年的靜養期間所書寫的《武士道》一書,先後被譯為德文和法文出版,以此為始,世界各國接連出版譯本,讓新渡戶稻造的名聲,廣為世界所知。

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與新渡戶稻造同為岩手出身,不僅互有親交,而且早先招聘他為總督府技師,雖然被他以「身體不佳」為理由持續拒絕,卻仍花費了2年的時間說服禮聘。最後,新渡戶稻造以「1日1小時午睡時間」的條件,1901年辭去札幌農學校的教授一職,在他39歲的時候,以臺灣總督府技師的身份,來臺赴任。據說當他進入自己位於總督府的辦公室時,見到午睡用的床鋪已準備就緒,為後藤新平的體貼和關懷感動落淚。

下一頁: 改良品種、栽培法及製造法,成功增加產量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新渡戶稻造 日本統治時代 後籐新平 台湾 日本統治時代 後藤新平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