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何不讓座?——思考臺灣的「同理心」和日本的「自我責任」

文化 臺灣香港 社會

公共運輸工具的讓座文化、心理及行為,展現社會的寬容、想法及人我的互動關係。從「同理心」、「自我責任」為切入點,思考讓座背後的意涵及大眾心理。

「來,這裡給你坐」

縱使隔了好幾個位子的距離,還是有人會開口招呼,而主動出聲的人裡面,有上了年紀的婦人,也有男性乘客,被讓座的人則是行動不方便者、孕婦、高齡者或是帶著嬰幼兒的男女乘客。被讓座的人很自然地接受好意,就算是回答:「沒關係,我很快就下車了。」雙方也不會出現尷尬的氣氛。而靦腆的年輕人,就算不開口,如果注意到有人需要座位,也會默默起身移動。這些臺灣人在公車或捷運上的互動樣貌,我現在已經司空見慣,但當初可是大吃一驚。因為很可惜地,這樣的狀況在現在的日本,並不容易見到,日本是一個在公共場所欠缺親切感的社會。懷孕、生產後,曾短暫住在東京的筆者,親身經歷了那樣的社會。距今已過了10年,我想應該多少有所改善,但詢問我的朋友之後,似乎反而更加惡化。

日本的不讓座現象與其文化形象的反差

臺灣常常可以聽到「同理心」這三個字,翻成日語的話,意思接近「共感」這個用語,但「同理心」卻含有更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設身處地思考的語意,很難只用一個日語的單字來完整表達。語言,顯示著社會和文化的特性。總之,我們可以說,日本是一個少有機會讓人發揮「同理心」的社會。事實上,很多臺灣人到日本後,經常提到「日本人不讓座」的狀況,受到莫大的文化衝擊。

根據一篇名為「關於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內的互助行為與規範的國際比較」(*1)的論文,日本人覺得「想要讓座」、「應該讓座」的規範意識,相較於其他國家(英國、法國、德國、瑞典、韓國),呈現大致相同或略高的狀況,但在「是否付諸實行?」的行動頻率項目中,比起其他國家,其平均值卻顯示出無與倫比的低落。

鐵路公司為說明「孕婦標章」和勸告民眾體諒孕婦幫助推行娃娃車婦女的海報(攝影:高橋郁文)

當我採訪這幾年在日本曾有懷孕經歷的朋友,她們說,曾經因為身上有孕婦標章(吊牌)而被讓座的經驗,實際上大約是二成,常常碰到的是睡覺、玩手機或裝作沒看見的狀況。某位住在東京首都圈的臺灣女性,曾在懷孕時每天記錄通勤電車上自己遇到的讓座狀況。1個月扣掉週末休息,共有20天通勤,來回是40次,其中3~6次有人讓座給她,最終結果仍不滿二成。當懷孕月數增加,腹部的隆起也日漸明顯,讓座的比率些許上升,但最多也只有五成左右。若在臺灣,應該很少人會讓大腹便便的孕婦在電車上一直站著吧。

許多孕婦在懷孕初期身體狀況不佳,孕吐的症狀很嚴重,實在無法忍受站著搭電車通勤,甚至有人因此不得不請假休息1個月,直到狀況穩定才去上班。雖說公司的工作大多是辦公室事務,因此多少能應付,如果可以坐著通勤,就沒有必要請長假。當日本首相官邸的網站首頁上,大大地寫著「實現讓所有女性都能綻放光彩的社會」,但這個國家的實際狀態卻是如此,不禁令人悲從中來。而對高齡銀髮族的態度也是一樣,很多人覺得,縱使銀髮族之間有互助讓座的傾向――像是70多歲的人讓座給90多歲高齡的長輩,但年輕人讓座的機率還是很小。

我想知道這些現象是否僅在首都圈才特別明顯,所以嘗試性地訪問了居住在首都圈以外(名古屋、大阪、熊本、長野、京都、札幌、奈良)曾有生育經驗的人和高齡者,得到的結果是,比首都圈的狀況多少好一點,但很難說和臺灣等其他國家一樣優良。當被問到日本人最自豪的是什麼,應該很多人會說是真心的待客之道(譯註:原文為「おもてなしの心」)或良好禮儀,但是,讓很多外國人驚訝到目瞪口呆的「不讓座」文化,到底是基於什麼理由或心理作用而產生的呢?

(*1) ^ 川口龍之介、谷口綾子、大森宣曉、谷口守「關於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內的互助行為與規範的國際比較」《土木學會論文集D3(土木計畫學)》,2015年。

「同理心」的無限放大與「自我責任」的強迫心理

不讓座時常被舉出的原因之一:日本人通勤時間很長。因為加班或工作繁忙而精疲力竭,無論精神上還是體力上都無暇顧及旁人。某位住在茨城縣、每日通勤往返東京的男性,常常要等4、5班電車才有位子可坐,因此好不容易坐下了,當然不會有想要讓座的心情。此外,常常會聽到,猶豫是否讓座給高齡者的原因在於:「有些人不喜歡被當作老人」、「想讓座卻被拒絕,有時候還會被罵」的狀況。如此看來,覺得與他人之間發生困擾很可怕,或是覺得麻煩的心情,日本人和臺灣人相比,落差似乎不小。

相對於臺灣的「同理心」,日本最近常出現的用語是「自我責任」。2004年伊拉克發生的日本人質事件中,日本社會開始廣泛地使用這個用語,之後另一位日本記者安田純平在敘利亞淪為人質,最近終於獲釋回到日本,也有人使用「自我責任」來批評他,激起了一陣辯論。這個用語原本是表示「例如契約裡的免責事項(英語是Own risk)」的概念,現在則增加了強者拒絕幫助弱者、還嘲笑弱者處境的語意。在日本擁有如此多重涵義的「自我責任」這個字,若要翻成臺灣的用語,應該很難用一個字表達清楚。現今的日本社會裡,懷孕和高齡這兩件事都屬於「自我責任」的範圍,勿對他人造成困擾、應該自己默默忍耐這種意識,或許正籠罩著整個社會。日本人從小就徹底學會以「不要造成他人困擾和麻煩」為美德,但現在似乎反而「不允許他人對自己造成困擾和麻煩」,變成一種增強負面情緒的原因。

另一方面,臺灣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則是你來我往的互補狀態。或許多少會造成他人的困擾,但反過來說,當對方有困難的時候,就會不怕麻煩地伸出援手。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多方接觸,無可避免地會產生摩擦、發生糾紛,但是卻不會孤立無援。

當然,所有事情有優點,同時也有缺點。震災等等非日常的緊急狀態下,採取行動時盡可能地不對他人造成困擾的日本人形象,在海外也受到諸多讚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反過來說,2018年9月,許多自由行旅客暫時被困在大阪關西國際機場時,要求臺灣政府進行救助的強大輿論,導致臺灣外交官自殺的事件,或許可以說是缺乏「自我責任」想法的結果。對本國民眾的「同理心」如此氾濫過度,當時在臺灣的社交媒體上被批評為「巨嬰」心態。

雖說如此,現在日本對於弱者要求負起「自我責任」的態度,也讓人感到太過。人生很長,誰都會老,更無法預測何時自己會發生意外,需要旁人的幫助。日本人在評價臺灣的時候,嘴上總是說:「臺灣還保有日本失去了的東西」,我想應該是「同舟共濟」的精神,還存在於臺灣社會之中的緣故吧。

標題圖片:年輕女性向孕婦讓座(Ushico / PIXTA)

臺灣 公共禮儀 孕婦 高齡者 讓座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