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as Yotaka的「豊」絕非「夜鷹」——從姓名標記事件思考多元社會和文化

社會 臺灣香港 政治外交

栖來光 [作者簡介]

首任原住民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的姓名英文表記,造成熱議。習慣中文姓名稱呼的臺灣社會,由多數漢族組成的民眾,對於「原住民正名運動」的理解似乎仍停留在表面。名字背後的文化與語言,乃至歷史脈絡,需要更進一步的思索與包容。

Yotaka與Yutaka之網路爭議與惡意解讀

事情便是發生在這個「正名運動」的脈絡之中。

新任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為Amis(阿美族)人(Pangcah[邦查],譯註:Kolas為花蓮玉里Amis),希望大家能理解為何以羅馬拼音而非漢字標記自己傳統的原住民名字,但有人以Google翻譯將Kolas Yotaka名字中的「Yotaka」翻譯成日語的「夜鷹(夜行性候鳥)」,並說明在日語中有「妓女(私娼)」之意,這類文章在臺灣的SNS社交網站上廣為流傳,而在Kolas的相關新聞頁面和其個人臉書上也出現大量留言,誹謗中傷她的名字。

Kolas本人曾在訪談中說明過,「Yotaka」這個名字繼承自她的祖父,她的祖父在日本統治期曾取名「豐(ゆたか,以日語的羅馬字標記為“Yutaka”)」。

但是網路上針對這個說明的批判卻更加熾烈,出現了「豊的羅馬拼音是Yutaka才對,並不是Yotaka,日本人將臺灣原住民命名為『妓女』,進行殘暴的統治」等等,明顯是針對日本人的惡意中傷。

從歷史來看,目前原住民身份認同被剝奪的狀況,日本人的確是當事者之一,日本統治臺灣時許多原住民受到波及而失去生命,受到歧視,也是事實。目前臺灣進行中的「轉型正義」的延長線上,無疑地,也是日本人必須正視的重要問題。

但截至目前為止,依據過去參閱的原住民族相關研究和口訪資料,日本人惡意地將原住民取名為「妓女」或是類似名字的案例,則是前所未聞(若發現類似的例子,請務必與我聯絡)。更進一步來說,在網路上被熱議的「夜鷹」就是「妓女」這樣的語意,在日本非眾人皆知,這個字在現在日本社會之中等同於「死語」(譯註:曾經存在但大眾並不使用的用語),只能說Google翻譯的語言轉換機能有所偏差。

下一頁: 阿美語受日語影響的語言背景考察

關鍵詞

臺灣 原住民 正名運動 身份認同 日本 台湾

栖來光SUMIKI Hikar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居臺灣的作家。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2006年開始旅居於臺灣。為日本各類媒體撰寫有關臺灣的報道。著有《在台灣尋找Y字路》(玉山社,2017年),《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台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幸福文化,2018年)、台日萬華鏡(玉山社,2021年)。個人網站:「台北歲時記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