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在何方?——鄧麗君和福島縣三島町

生活 臺灣香港 文化

小學的時候,寒暑假有鄉下老家可回的同學令東京出身長大的我欣羨無比,但在經濟快速成長之下,日本的鄉下也漸漸均質化、城市化。另一方面,有故鄉卻歸不得的人也大有所在。福島縣三島町的故鄉計畫,保留了小鎮的風情及溫情,數十年如往昔的不變風景,讓無法回鄉的歌后鄧麗君,在日本鄉下感受到故鄉的溫暖安適與幸福。

故鄉的喪失與創生

從1960年代開始,經濟快速成長的浪潮席捲全日本,此後,無論故鄉的風景,還是生活本身都開始產生劇烈變化,現在鄉間的生活型態也變得和東京沒什麼不同,很少日本人的故鄉,還留存著民間故事裡才會出現的茅草家屋和鄉野山林。在這個意義上,日本人已喪失了故鄉;因此,每當造訪亞洲各國的農村時,就會浮現某種看見故鄉景色的似曾相似感。在令人懷念的風景之中,若受到當地居民的款待,更加療癒身心。彷彿說著「歡迎隨時回來」,等待我們歸來的親切人們和自然風景,讓人感到小時候緊緊依偎在母親懷裡那種安全又幸福的感受。那便是故鄉的獨特魅力。

只見川的清澈溪流(攝影:平野久美子)

1974年鄧麗君在日本成功出道後,更加戮力挑戰自我;因為參加新歌『故鄉在何方?』的宣傳活動而造訪三島町,那是她來到日本之後,首次感受到人情味的地方,讓人平靜又溫暖。雖然無法得知她對這個地方殘留多少的記憶,至少當地居民仍舊記得亞洲歌后曾經造訪自己的村莊;造訪的時間雖短,但鄧麗君心中感到欣喜愉悅的模樣,讓居民的滿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町長談到,不僅是關於鄧麗君的回憶,三島町自豪的桐木屐和衣櫃、藤編製品等手工藝品,結合臺灣的工藝,以亞洲共通的手工技術為軸心,希望再次推廣各種「故鄉活動」。幸運的是,『鄧麗君文教基金會』也積極地思考這個提議。三島町的「故鄉計畫」,目標不僅限於外來的觀光客,許多日本人在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後,重新認知到故鄉的重要性,對我們日本人而言,此「故鄉計畫」也意義深重。我這個沒有故鄉的人,深切地祈求這個「心靈故鄉計畫」能夠圓滿成功。

標題圖片:和當地居民的紀念照片(提供:福島縣三島町役場)

關鍵詞

東日本大地震 中國 日本 福島 臺灣 香港 台湾 中国 香港 東日本大震災 福島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