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在何方?——鄧麗君和福島縣三島町

生活 臺灣香港 文化

小學的時候,寒暑假有鄉下老家可回的同學令東京出身長大的我欣羨無比,但在經濟快速成長之下,日本的鄉下也漸漸均質化、城市化。另一方面,有故鄉卻歸不得的人也大有所在。福島縣三島町的故鄉計畫,保留了小鎮的風情及溫情,數十年如往昔的不變風景,讓無法回鄉的歌后鄧麗君,在日本鄉下感受到故鄉的溫暖安適與幸福。

故鄉在遠方・・・

小學的時候,每次放暑假前,聽到朋友喜不自勝地說:「我要回老家玩!」,總是覺得欣羨無比。由於自己父母都是東京人,所以沒有「鄉下老家」可以回。超過數十年,一切生活限於自己的出生地(東京都世田谷區),因此對於「衣錦還鄉」或是演歌中的懷鄉之念毫無共鳴,這輩子都處在一個故鄉意識非常薄弱的狀態。

或許因為書寫逝世於1995年的臺灣歌手鄧麗君的傳記之故,我開始思考「故鄉」這件事。

眾所皆知,鄧麗君是外省第二代,1953年出生於臺灣,父親來自中國河北,母親則是山東人。國共內戰中敗逃到臺灣的外省人,正是所謂失鄉遺民。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故鄉是想回也回不去,因而導致思鄉之情越來越強烈。在自己出生長大的臺灣和從父母口中聽到的祖國――這兩個身份認同之間的複雜糾葛,總是在鄧麗君的生命中重層交錯。

曾有詩云:「故鄉在遠方,方生思念情」(譯註:原文為「ふるさとは、遠きにありて想うもの」,此為日本詩人室生犀星詩作「小景異情(その二)」的開頭)。想回故鄉卻無法如願,正因為距離,自己心中的故鄉就更加美好。我不禁開始想像,鄧麗君心中也許曾有如此洞察。

不知是否了解歌后的複雜身世,福島縣的一個小村落,居民全體總動員,希望能提供鄧麗君一個心的故鄉。在日本出道3年後,鄧麗君參加1977年新歌《故鄉在何方?(中文曲名為《小村之戀》)》的宣傳活動,來到了奧會津的大沼郡三島町。當時年方24的鄧麗君很積極地和居民交流,深深受到殘雪點點的美麗山林和素樸人情的吸引。

在町民證上簽名的鄧麗君(提供:福島縣三島町役場)

其後經過了41年,鄧麗君逝世後第23年的春天,當地的《福島民報》在4月27日的早報上,刊載了標題為「歌后慕情 世界發信」的專題企劃。內容提到活用三島町民共同擁有關於鄧麗君的回憶,以及她未曾減低的知名度,針對臺灣和中國等亞洲觀光客,策劃「故鄉步道」和「鄧麗君來訪紀念館」。據傳到訪時下榻的旅館房間和植樹紀念時種下的白樺樹至今尚存,因此若能實現此構想,對歌迷來說是一個新的朝聖之地,並且能增加國內外來訪的觀光客,推動進一步的交流。

讀到這篇報導,讓我想造訪曾經深深吸引鄧麗君的三島町。

下一頁: 小鎮溫情

關鍵詞

東日本大地震 中國 日本 福島 臺灣 香港 台湾 中国 香港 東日本大震災 福島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