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改變的時刻到了

文化

一青妙 [作者簡介]

值得借鑑的日本佐渡金山與石見銀山

到底該如何讓九份成為更迷人的觀光景點呢?方法之一,就是活用它身為「產業遺產」的價值。九份身為產業遺產卻完全沒有好好善用這一份魅力,這正是問題之所在。

這陣子我走訪了日本的佐渡金山與島根的石見銀山參觀。佐渡金山幾乎可說是礦山的主題樂園,遊客可以走入地底,四處參觀佔地廣大的炭坑遺跡。石見銀山則不愧為世界遺產,原封不動地保留著礦山往日的模樣,江戶時代的武家建築與代官所遺跡,還有因銀山致富的富商宅邸等林立各處,其中還有翻修古老民宅而成的民宿與餐廳。兩地都有解說當地歷史的觀光導遊常駐,成為相當耐人細看的觀光景點,有相當多值得九份借鑑之處。

九份舊坑道(攝影:一青妙)

最重要的或許是該由居住在九份的「人」來帶頭推廣。只要當地居民對自己居住的地方有愛且引以為傲,這份對鄉土的愛便會孕育出對這塊土地的認同,使家鄉之美自然而然地廣傳開來。

許多九份居民都在此地生根已久,然而,這些居民與依賴觀光產業維生的民眾,彼此之間的連結至今仍嫌薄弱,或許也互有不合之處,在這點上我們顏家也難辭其咎。九份至今仍有大半土地歸顏家所有,與九份有著深厚的淵源。

很久之前,政府當局曾提出一項提案,要在九份架設纜車,讓人們能一邊眺望山麓與老街的風光,並以更便捷的方式抵達九份,但最後因為各種條件難以整合,終究未能成真。除此之外,也曾有過來自其他企業的九份開發提案,但就我所知的範圍內,顏家未曾在攸關九份未來的事上,扮演過領頭羊的角色。

共同努力打造名符其實的九份美夢

不過事情也並不全然如此悲觀,九份人之中並不乏心懷大志的民眾存在。許多藝術家愛上九份的風景與氣息,而遷居至此。這些搬來的居民在經營茶藝館與民宿的同時,也對今日九份的模樣感到質疑,正努力打拼,試圖孕育出屬於九份的獨特文化。

整頓能收容足夠旅客的住宿設施;打造九份身為臺灣金礦山,繁榮於日治時期的品牌價值;解決停車空間問題;建設能傳授九份歷史的九份博物館。

我覺得,九份要改變就在現在。

該如何把九份打造為更迷人的觀光景點,各種點子源源不斷地湧出。

在九份的黃金與石炭開採走到終點後,顏家沒能順利轉換事業軌道,顏家企業已經悄然走下舞臺。然而,九份的歷史正是顏家的歷史。若顏家不替九份出聲出力,還有誰能辦得到呢。今後,顏家會在九份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不才小輩我,也希望能試著從顏家內部發聲喊話。

我想要好好努力,和那些對現今九份抱持危機感的臺灣人攜手合作,讓想帶朋友走訪的「我的九份」,有一天能美夢成真。

標題圖片:臺灣九份(genki / PIXTA)

關鍵詞

觀光 日本 臺灣

一青妙HITOTO Tae簡介與署名文章

隨筆作家、女演員、牙醫。生於東京。父親是臺灣人,母親是日本人。幼年時期在臺灣度過,11歲起在日本生活。著書有《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2013年)、《我的箱子》(2012年)、《我的臺南》(2015年,三書均由聯經出版)。《我的臺南・東海岸》(2016年,新潮社)、《臺南》(2016年,新潮社)、《環島》(2017年,東洋經濟新報社)。擔任台南市親善大使、石川縣中能登町観光大使。以『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為原作改編成同名台日合作電影上映,在2019年3月時、以『我的箱子』為原作改編的舞台劇在台灣上演、本人也參與演出。還隨時通過部落格X(舊稱推特)發布訊息。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