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郎目睹的臺灣驚奇結婚紀錄・儀式篇

文化 臺灣香港

中式加西式的臺灣混合婚禮

2016年4月,我在臺灣南部的城市臺南,和一位從小在當地長大的女孩舉行了婚禮。

現代的臺灣婚禮,舉辦時要選好日子,給女方親友發喜帖要奉上中式糕餅,像這樣一方面仍頑強地堅守著傳統習俗,同時,像是準備婚戒這類西式風俗,卻也已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於是,我們也從善如流地到珠寶店買了純金對戒。

想不到就在舉行婚禮的前一天晚上,我們的對戒竟然離奇失蹤了。拍完婚紗照以後,對戒就一直原封不動地放在盒子裡,但這時不論全家如何翻箱倒櫃,都找不到那只盒子,最後岳父把他的純金戒指送給我來戴。這枚戒指,還有岳父母送我整套訂製西裝時搭配的皮帶,上面都有「DUNLOP」的商標。這是因為岳父在汽車保養廠與販售二手車的行業中超過30年,手上有非常多品牌輪胎廠商贈送的貴重紀念品。值得一提的是,那盒失蹤的戒指在婚禮結束後一年半左右,又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櫃子裡了。

拍沙龍婚紗照、當面點收禮金、隨性的流水席

「傳統」的形式會隨著時代潮流轉變。就像「拍婚紗」(製作一本特大結婚照片集)的習慣一樣,有的習俗從好幾十年前開始發展成為慣例,相反地,有些習俗則逐漸銷聲匿跡。

左藤紙藝薪傳是臺南一間專門製作儀式紙偶「紙糊」的老店,我從店老闆口中聽說,以前的習俗規定,婚禮前一晚新娘入睡時要在枕邊擺上懷抱著男童的觀音菩薩紙偶,以祈求早生貴子,但現在會這樣做的人已近乎絕跡。這個年代的人們普遍認為,紙糊是用於喪禮或道教儀式中的物品,但事實上,以往據說有九成的紙糊都是用於慶生與婚慶等喜事場合。我問他,這個習俗為什麼會逐漸式微?老闆回答:「因為老人家沒有傳授給年輕一輩的人啊。」

婚禮當天早晨,岳母拿了一條沈甸甸的純金項鍊過來要我戴在脖子上,項鍊就像是日本黑道會穿戴在身上的那種,我一開始不願意,但岳母堅持這是傳統的首飾,於是我後來還是戴上了項鍊。據說,此用意是讓太太用項鍊好好套牢老公的意思。後來我參加別人的婚禮時,也留意到每一位新郎身上都戴了這樣的首飾。

我和妻子的家人紛紛搭上繫著紅色鍛帶的黑色高級轎車,伴隨著鞭炮聲發動引擎,前往婚禮會場的海鮮餐廳。臺灣舉辦婚禮的場所五花八門,除了選在飯店或餐廳舉行之外,還會在公共活動中心,或者在馬路上臨時搭建起的會場舉辦所謂的「流水席」。我參加的第一場婚禮就辦在一間小學的活動中心裡,當時朋友告訴我「出席時穿得跟平常一樣就好」,但我不敢完全相信他的話,遂在大熱天裡穿著長褲與皮鞋出席,結果在會場裡看見一大堆穿著T恤、短褲,腳踩拖鞋的人,心裡著實後悔。席間,也有不少穿著休閒、未施脂粉的女性賓客。經此一役後,從此我一律穿著平時的服裝出席每場婚宴,換言之,就是沖繩花襯衫搭短褲、涼鞋的打扮。

會場的情況(提供:大洞敦史)

我的小姨子跟小舅子負責當招待,點收賓客用紅色禮金袋包的「紅包」,並當面開封在禮金簿寫下金額。一般來說,像我所在的臺南這類地方都市的行情,新郎、新娘的朋友大多落在一個人1200元到2200元區間。跟日本相反,數字以偶數為佳,其中又以「6」最討喜。不過,數字「4」則與日本相同,由於其發音近似「死」而需迴避,數字「8」諧音「別」亦同。此外,白色令人聯想到喪禮,因此日本的禮金袋多半無法使用。

點收賓客禮金(提供:大洞敦史)

邀請當地名流出席致賀,喜宴菜餚豪華大氣

但另一方面,純白的婚紗又是臺灣女孩的憧憬嚮往,因此也不是所有的白色都一律忌諱。

婚禮會場設有一座巨大的螢幕,會不斷播放新郎與新娘的照片與影像。出席賓客一邊看影片,一邊像看電影那樣,得知新人雙方從孩提時代成長至今的模樣,以及雙方交往的過程。我與妻子也花費不少時間選照片。我的照片有小時候到臺灣旅行時拍的相片,還有住在臺灣的生活照、和妻子一起去阿里山與綠島旅遊時的相片等等。我玩心大起,在裡頭安插了16歲時放任頭髮跟鬍子亂長的照片,也收到不少笑果。

播放新人成長影片時的會場情況(提供:大洞敦史)

臺灣人習慣邀請當地名流出席婚宴,結婚這天家人也邀請了當地的政治人物郭國文先生、林燕祝女士、姜金堂先生,以及臺日友好交流協會理事長郭貞慧女士登壇致賀。這些名流有的是民進黨籍,有的是國民黨籍,但我岳父表示大家都互相認識,不會有問題。幾位名流都有包紅包,讓我相當意外和感謝。

郭國文先生(提供:大洞敦史)

裝著豪奢菜餚的大盤子接連端上每張圓桌,烏魚子、米糕、全雞熬製的中藥湯、燉魚、汆燙大蝦等都是經典菜色。「雞」用臺語發音與結婚的「結」和「家」同音,因此不加分割直接全雞上菜;魚為「餘」之意,象徵「富裕有餘」;紅色則是代表喜慶的顏色,故大蝦跟辣椒亦十分討喜。菜色內容似乎正是岳父選擇這裡當會場的基準,婚宴過後許多親友都對豪奢的料理讚不絕口。

宴會佳餚(提供:大洞敦史)

可惜的是,我周旋於各個桌子「敬酒」就耗費了太多時間,幾乎沒能嚐上一口。附帶一提,在臺灣的宴席上,一個人獨飲酒精飲料會覺得不夠盡興,因此在某個人舉起酒杯時,周遭人群會響應,互道吉祥話,然後一起乾杯。

拜桌敬酒(提供:大洞敦史)

朋友大力協助,主人賓客歡心盡興

我的朋友為我的婚禮流程提供了全面協助。我請身兼茶人與鋼琴家身份的黎瑞菊老師擔任司儀,再請平常都在臺北101的餐廳中演出的葉昶老師伴奏,還請來專業的攝影師蔡宗昇先生與林太平先生替我拍攝婚禮。作家一青妙女士寫了賀詞給我,並由插畫家佐佐木千繪女士代為朗讀。

餘興節目中,臺南著名茶舖「奉茶」的老闆,同時也是位詩人的葉東泰先生特別替我們寫了首詩,並於席間朗讀,還另外餽贈給我們一個裡面裝著茶葉,外面寫著「囍」字的青花瓷器。開口處以紅色膠條封起,稱作「封茶」,有點類似一種時光膠囊,要在幾十年後方才開封品茗。除了葉老闆之外,職業撞球選手北山亞紀子女士也來替我們唱了首木匠兄妹的歌,我自己也用沖繩三線琴唱了「淚光閃閃」與臺灣民謠「望春風」。壓軸節目裡,由於山崎達也先生、青山京子女士、井伊藍(iiai)女士、佐佐木千繪女士等4位專業插畫家特地從日本前來赴宴,所以我設計了小遊戲,讓會場賓客猜拳,勝出的4位賓客可以得到似顏畫。

新人「封茶」(提供:大洞敦史)

新郎與北山亞紀子女士合唱(提供:大洞敦史)

臺灣沒有這樣的餘興節目,因此大家都十分盡興。佐佐木千繪女士也在自己的著作《LOVE臺南》(祥傳社出版)裡,介紹了當天的情況。

這次我與妻子一路籌辦婚禮的過程,某種程度上,已經比一般形式來得精簡,但即便如此每天仍然忙得暈頭轉向。要是從大到小完全依照古禮來辦,無疑會耗費極為驚人的時間與體力,勢必要雙方家族全軍出動才有辦法達成。歷史悠久的傳統至今仍能延續的主因,想必是因為臺灣的家族連結要遠比日本來的緊密所致。

未來當我的小姨子或小舅子結婚時,採取的形式一定會比我這場婚禮更加正式。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參加他們的婚禮了。如果未來還有機會,希望再送上後續報導。

(提供:大洞敦史)

標題圖片提供:大洞敦史

日本 臺灣 結婚 台湾 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