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料理」是什麼料理呢?

文化 臺灣香港

大岡響子 [作者簡介]

何謂臺灣料理?從中式宴席開始發展

攝影:大岡響子

以教科書式的觀點解說的話,據說臺灣料理始於17世紀以降,閩南人從福建省南部的泉州與廈門遷居來臺後,把他們的家鄉菜配合臺灣風土環境與食材變化而成的產物。不論是寫《有趣的臺灣》的永島,還是《臺灣料理筆記》的林,他們品嚐這些菜餚的地點,大概都是在當年受日本人青睞的酒樓,也就是高檔餐廳。這個推測,是因為翻閱當年的出版品,會發現書中往往會介紹臺灣料理屬於或近似於某一種中式菜系,而這些料理大多不是一般家庭餐桌上的菜色,而是酒樓宴席裡的菜。當年的日本人,透過酒樓裡端出的宴會大菜,認識了各種不同菜系的中式料理。

1920年代之後,臺北餐飲業界迅速發展,其中深具代表性的江山樓老闆曾走訪北京、廣州、天津等中國大陸各地,學習種種烹調手法,並聘請廚師赴臺。換言之,從這段時期開始,人們就已經能在臺北享用到源自中國大陸各地區的料理了。可是,我們真的能就這樣一口咬定,所謂臺灣料理就是中國各地區料理的總稱嗎?

下一頁: 臺灣料理與臺灣意識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台湾 料理

大岡響子ŌOKA Kyōko簡介與署名文章

明治學院大學兼任講師。國際基督教大學亞洲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專攻文化人類學。特別關注臺灣日本時代的日語習得、日語實踐概況和延續至今的日語文學創作活動。主要發表文章有「透過有機食品來思考臺灣的『健康觀念』」、「漸變的都市生活空間:臺灣傳統市場的『場所性』」(收入於《vesta》95、96號,味之素食文化中心,2014年),「殖民地臺灣的有識之士日記」(收入於《透過日記文化來探問近代日本》,笠間書院,2017年)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