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臺灣棒球的奠基者——近藤兵太郎

文化 臺灣香港

古川勝三 [作者簡介]

近藤指導過的眾多門生,在各地引領臺灣棒球前進,再度引發棒球熱潮

獲得亞軍那年興建的嘉義球場,其本壘的方位,是近藤教練觀察太陽西下的方向之後,認為「不能讓夕陽的光線妨礙選手比賽」而定。

近藤教練在松山商時期,曾打進甲子園6次,嘉農時期則有5次。1935年,他率領嘉農在春夏兩季連續打入甲子園大賽,那年夏季甲子園的半準決賽時,對上自己的母校松山商,在延長賽末以4比5落敗,非常可惜。松山商之後在準決賽、決賽連勝,達成初次的全國制霸。前往球場加油打氣的近藤,和率領松山商的教練、也曾是自己指導的學生森茂雄,抱在一起相互祝賀,開心地落下勝利的淚水。

1945年日本戰敗後,中國接收臺灣。來到臺灣的中華民國國民黨,認為棒球是日本文化,並未獎勵推廣。回到故鄉的選手們,則四散各地教授棒球。多年後,1969年臺中市少棒隊終於在世界少棒大賽中獲得冠軍,棒球成為熱門運動。自1971年起,連續4年奪得冠軍,迅速達成17次的冠軍紀錄,創下世界第一的記錄。理所當然地,棒球熱潮再起,更出現了活躍的職業棒球選手,也有許多人進入日本的職業球隊。

受到近藤指導的球員,主要有藤本定義、森茂雄(以上為松山商)、吳明捷、吳昌征、今久留主淳、今久留主功、吳新亨(以上為嘉農)等人。其中,藤本定義、森茂雄、吳昌征獲選進入日本的棒球名人堂。近藤活躍於棒球界的1928年開始的10年之間,可以說是臺灣棒球的第一個黃金時期。臺灣棒球界的相關人士曾說:「因為有近藤教練,才培養出嘉農棒球隊;有了嘉農,才能孕育出今日的臺灣棒球。」

臺灣棒球的奠基者――近藤兵太郎,1946年回到故鄉松山之後,擔任新田高校及愛媛大學的球隊教練,於1966年5月19日永眠,結束了77年的生涯。舉行葬禮時,眾多門生和社會各界送來悼念的花圈,裝飾在自家前的道路,綿延不絕,長達數十公尺。

擔任新田高校棒球隊教練時期的近藤兵太郎(提供:古川勝三)

標題圖片:嘉義大學校內的銅像(照片提供:古川勝三)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棒球 嘉義農林 台湾

古川勝三FURUKAWA Katsum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44年生於愛媛縣宇和島市,進入教育界擔任國中教師,1980年以日本文部省海外派遣教師的身分,在高雄市日僑學校任教3年。著有《臺灣之道:歷史與原住民族》、《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日本人不可不知的「臺灣歷史」》、《愛臺日人系列第二部:KANO棒球隊名教練近藤兵太郎傳》。為促進日臺友好,目前在日本全國巡迴演講,並執筆「愛臺日人系列作」的第三部-磯永吉的一生。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