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督府廳舍(現總統府)的建築秘話
文化 臺灣香港-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近日,深藍團體「孫文學校」宣布將推動「改總統府為臺灣抗日英烈紀念館公投」,訴求目前的總統府建築改為「臺灣抗日英烈紀念館」,在臺灣社會引起了一些關注。
臺灣曾在日本統治下,度過了半個世紀(1895~1945),此期間,君臨臺灣的最高統治機構,便是臺灣總督府。其廳舍目前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府,沿用至今。這次筆者試圖解開這個風格壯麗的建築物背後的複雜歷史。
被譽為東洋屈指可數的西洋建築
臺灣總督府,目前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府使用,是臺灣代表性的官方建築。建造時交錯混用赤煉瓦和花崗岩,營造出一種沈穩堅實之感,在高樓大廈林立的臺北市,仍散發出一股獨特的威嚴氣派。
如果天公作美,赤煉瓦的壁面映照在南國的艷陽之下,顯出一片輝煌亮麗。建築物完成於1919(大正8)年的6月30日,雖然已過了約1個世紀,但在它面前,仍能感受到那完全沒有褪色的威嚴氣派。
臺灣自1895(明治28)年締結的馬關條約之後,與澎湖群島一起為清朝所割讓,直至終戰之日的半世紀,都在日本的統治之下。一開始以清朝作為行政廳舍使用的巡撫衙門和布政使司衙門,權充總督府的廳舍使用,其中,布政使司衙門廳舍遷移至臺北植物園,目前受到妥善的保存。
設計來自日本史上首次的建築競圖
日本政府要求廳舍設計必須凸顯機構的權威感。當時歐美列強對東亞虎視眈眈,日本作為一個新興國家,面對的課題是如何展示國力,因此總督府便採用了西洋的古典建築形式。換言之,沿用歐美的風格,選擇了能夠大展國威的建築手法。
在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主導下,建築設計採用公開召募的方式進行,「臺灣總督府廳舍設計競技」成為日本史上初次的公開競圖。設計概要公布於1907(明治40)年5月27日,參與評審的有辰野金吾、中村達太郎、塚本靖、妻木頼黄、野村一郎、長尾半平、伊東忠太等人,皆是建築和工程界的權威人士。
評審分為2個階段,第1階段針對外觀等基本設計,第2階段則聚焦建築的細節進行審查。第1階段在28名的應徵者中選出7名晉級,其中,長野宇平治的設計圖獲選。
長野宇平治是明治時期建築界的第一把交椅,被公認是精通西洋建築理論與精神的人物,他作為日本銀行的技師,除了日銀總行的建築增設之外,也參與了日銀的小樽支店、廣島支店、岡山支店、以及原北海道銀行總行的設計與建造。他的作品不僅限於銀行建築,還有奈良縣政府、橫濱的大倉山紀念館(大倉精神文化研究所)等等知名建築。
但根據1909(明治42)年4月22日的官報,決選結果是,最優秀的甲等從缺,而長野的作品只獲得乙等(丙等是片岡安的作品)。此時,長野提出抗議,認為順位應該從入選作品來決定,獎金最高的甲等從缺,非常奇怪。他的抗議最終並未被接受。
除此之外,臺灣總督府要求必須加強作為統治機關的威嚴,因此辰野的門生野村一郎和森山松之助著手修改長野的設計圖,讓原本只有6層樓高度的中央塔,拉長為9層樓高(最高處相當於11層樓的高度)之後,設計圖終於拍板定案。
此時長野雖然成為了臺灣總督府的高等專案技師,但往後再也沒有參與臺灣的相關事務。另一方面,由於參與了總督府廳舍的設計,此後,森山便成為了臺灣建築界的重要人物。這次建築競圖的結果與影響,讓人感到有些遺憾。
君臨臺灣的最高統治機構
開工典禮於1912(明治45)年6月1日舉行,建築基地面積為2165坪,建築物有5層樓高,是當時臺灣最巨大的建築物。建築工程每天從清晨4點半開始,以輪班制施行,一直持續到深夜。因此施工時的噪音,讓附近居民難以入眠。此外,由於嚴格控管施工時間,附近一帶根本不需要時鐘等等,留下了不少坊間傳聞。
開工後3年多,1915(大正4)年6月25日,建築的主要部分完工,同日舉行完工典禮。又過了4年之後,才完全竣工。而當時擔任臺灣總督的是明石元二郎。
從建築物的正面,可以看到帶狀的白色花崗岩配置在赤煉瓦的壁面上,此建築樣式是以當時英國風行的安妮女王風格(Queen Anne style architecture)為基礎設計而成,被譽為「明治的建築之王」的辰野金吾,非常喜愛此風格,因此又稱為「辰野式」建築。
廳舍內部擁有多達152個房間,除了總督辦公室之外,內務局、文教局、財務局、殖產局、警務局等等單位也配置於此。上千名職員在此辦公,若把來往的相關人士也算在內,則多達1500人。
空襲砲火下的臺灣總督府
竣工以來,總督府作為權力象徵,君臨臺灣,卻未能倖免於戰禍。針對臺灣地區的空襲始於1944(昭和19)年10月12日,總督府的中央塔受到轟炸,隔年5月31日的臺北大空襲時,建築物的右邊也遭受損壞,雖然此時倒塌的僅有中央塔樓方向的電梯和樓梯,及之間的辦公室,但據說花了3天才將大火撲滅。
當時在建築物內的人們雖然已經前往地下室避難,但全被活埋,釀成了重大的悲劇。在此空襲中,超過百人喪失生命,建築物的83%受到損害。
戰爭結束後,臺灣由蔣介石率領的中華民國國民黨的統治,臺灣總督府也改名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其後,國民黨在內戰中敗給共產黨,於是將國家體制轉移到臺灣,此建築便成為了中華民國的總統府,沿用至今。
修復總督府的技師
戰後,臺灣總督府失去了作為統治機構的功能,凋敝不堪,已無力修繕廳舍,修復工作則交由臺灣技師與留用的日本技師負責。
此時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已故的李重耀,除了修繕總督府之外,李重耀還參與桃園神社的保存、戰後衛生機構的整備等等工作。他18歲時擔任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營繕課的技師,戰爭期間,曾經入選臺灣總督官邸(現台北賓館)的防空壕設計競賽。
廳舍修復由當時的行政長官陳儀下令進行,李重耀以繼承日本技師的建築士精神為榮,投入了修復工作。
1947年開工,首先必須進行的是,搬運建築物內大量的殘破瓦礫,相當於1萬臺牛車的份量,需要8萬名工人才能完成。而當時通貨膨脹的風暴肆虐,物價波動劇烈,鈔票根本不值錢,於是李重耀找到穩定的稻米來源,發放米糧作為工人的薪資,這個小插曲如實地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狀況。
開放民眾參觀的權力機構
目前,此建築物的一部份對外開放,來自國外的旅客也能入內參觀。除了平日上午對外開放的常設展示空間之外,1年有6次的特別開放日,可以參觀總統的辦公室和大禮堂等地。其中展示了臺灣的歷史軌跡,也有可以學習各地風俗及傳統藝術的特展。而且,因為執政者的更迭,展示內容的選擇和展示方式也隨之變化,可以說很有臺灣特色。因此,冷靜地判斷執政者的意圖,更能享受參觀的樂趣。
在觀賞展示的內容時,同時可以感受到臺灣和日本過往的的深厚關係。橫越半世紀的日本統治時期,現在已經被視為臺灣歷史的一部分,進行客觀的評價。唯有真誠面對過去,才能真正地回顧歷史。
標題圖片:總統府全景。中央塔的高度為60m(撮影:片倉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