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點亮臺灣全島的日本人——松木幹一郎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古川勝三 [作者簡介]

以觀光聞名的日月潭,其實也是重要的發電用水庫

臺灣最大的湖泊,位於臺灣中部的南投縣,北側呈圓形,南側則是彎月的形狀,因此被稱為「日月潭」。標高748公尺的日月潭,風光明媚,全年造訪的遊客高達600萬人,是台灣著名的觀光勝地。環繞日月潭的自行車道,長約39公里,是全世界的自行車手的環潭聖地。但很少人知道,日月潭在距今83年前起,就一直是個發電用水庫,以其豐富的水力資源,持續供應臺灣最大的水力發電廠。

現在的大觀發電廠(提供:古川勝三)

1931年完工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現在的大觀發電廠),擁有10萬千瓦的發電量,當時號稱東洋第一,長期承載全臺的電力供給。因此當時有人形容臺灣:「有人的地方,就有電。」當初著手進行此艱鉅任務的日本人松木幹一郎,現在被譽為「臺灣電力之父」。

松木幹一郎(提供:古川勝三)

1872年,松木幹一郎出生於愛媛縣周桑郡楠河村大字河原津(現在的西條市河原津),身為當地村長的長子,就讀松山中學,其後升學至京都第3高級中學,7月畢業後,9月進東京帝國大學法科大學法學科就讀。3年後的7月畢業,直接進入遞信省服務,時年25歲。

其後歷任廣島郵局局長、文書課長、橫濱郵局局長,1908年就任鐵道院秘書課長時,遇到了影響松木一生的重要人物,他就是當時的遞信大臣兼鐵道院總裁的後藤新平。

後藤善於發掘任用優秀人才,在他擔任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長時,三顧茅廬,從美國邀請當時年僅38歲的新渡戶稻造,擔任殖產局的代理局長,並兼任臺灣糖務局的臨時局長,成功地為臺灣糖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後藤認可松木的才能並加以重用,松木往後成為後藤非常活躍的左右手。松木也承襲後藤的提拔後輩,栽培新人的精神,向他引介比自己年輕十二歲的同鄉──十河信二,十河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往後成就了日本新幹線的偉大事業,被譽為「新幹線之父」。

下一頁: 受後藤新平拔擢,任電力局長等重要職務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基礎建設 台湾 電力

古川勝三FURUKAWA Katsum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44年生於愛媛縣宇和島市,進入教育界擔任國中教師,1980年以日本文部省海外派遣教師的身分,在高雄市日僑學校任教3年。著有《臺灣之道:歷史與原住民族》、《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日本人不可不知的「臺灣歷史」》、《愛臺日人系列第二部:KANO棒球隊名教練近藤兵太郎傳》。為促進日臺友好,目前在日本全國巡迴演講,並執筆「愛臺日人系列作」的第三部-磯永吉的一生。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