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界的「恩人」石川欽一郎,畫作睽違90載「奇蹟尋獲」

文化 臺灣香港

野島剛 [作者簡介]

二度來臺任美術教師,在臺長達17年之久

所謂卓越的藝術作品擁有靈魂。日前,日本人畫家石川欽一郎的作品〈河畔〉,穿越「90年光陰」奇蹟似的在臺灣重見天日,就是一件讓人再度深信「藝術品擁有靈魂」之事。如今,「日本近代洋畫大展」於臺北舉辦,這位深深鍾愛臺灣,在臺灣作育無數畫家的石川欽一郎留下的遺作,穿越漫長時空,重回世人眼前。

石川欽一郎是位西畫家,出生於1871年,靜岡人。他獨自鑽研英國水彩畫技巧,並兩度赴臺教導繪畫,是第一位介紹西畫到臺灣的人,同時還作育眾多英才,被認為是臺灣美術界的大恩人。

根據蔡家丘〈日本水彩畫與臺灣日治時期水彩畫的興盛」,以及nippon.com專欄作家黑羽夏彥所撰〈李澤藩與石川欽一郎〉兩篇文章所示,石川出生於幕府舊臣之家,素來愛好美術,但因家境清苦,從遞信省電信學校畢業後,即進入大蔵省印刷局工作。他獨自鑽研水彩畫又能夠說英文,後來成為陸軍參謀本部翻譯官,於1907年赴臺。

石川欽一郎(提供:野島剛)

1907年~1916年間,石川在臺北中學校與國語學校兼職教美術, 1924年至1932年間,更在臺北師範學校(即之後的臺北教育大學,前身為國語學校)擔任美術教師,總計在臺灣度過了17年之多的歲月。

他在這段期間教導的學生,包括倪蔣懷、黃土水、陳澄波、陳英聲、郭柏川、李梅樹、李澤藩、李石樵、藍蔭鼎等人,桃李無數,無一不是日後臺灣美術界的大家。當年的石川,不設日人與臺灣人之隔,因而受到臺灣學子愛戴。據說當年石川不穿官訂制服,而是著西裝打領結,一身英國紳士風範,這也是他受歡迎的因素之一。

在石川門下學習的年輕人,許多人後來遠渡日本,去東京美術學校(今之藝術大學)等地接受更高水準的教育,並獲選日本帝國美展等肯定,擠身一流畫家行列。另一方面,石川在師範學校任教,該校目的為培育臺籍教師,因此許多臺灣門生後來成為老師,石川傳授的西畫教養也就這樣普及到臺灣社會的角落。

下一頁: 描繪淡水河日落的油畫〈河畔〉,因緣際會重現世人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陳澄波 台湾 美術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新聞工作者。大東文化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68年生。上智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在讀期間,曾赴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留學。1992年進入朝日新聞社。後留學於中國廈門大學。曾任新加坡分社長、臺北分社長、國際編輯部副部長。「朝日新聞中文網」創辦人兼總編。2016年4月開始成為自由媒體人。不僅擅長現代中華圈的政治文化報導,還以徹底的歷史問題採訪而聞名。著書有《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聯經出版)、《銀幕上的新臺灣:新世紀臺灣電影裏的臺灣新形象》(聯經出版)。《故宮90話:文化的政治力,從理解故宮開始》(典藏藝術家庭)、『何謂臺灣』(築摩新書)、『臺灣為何能防備新型冠狀病毒』(扶桑社新書)、『新中國論 臺灣香港以及習近平體制』(平凡社新書)等。官網:野嶋剛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