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島」要輸出日本——自行車的日臺交流新里程碑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野島剛 [作者簡介]

兼具運動和觀光效果的「環島」,在臺灣作為國民休閒活動已經扎根許久,現在也開始正式要「輸出」到日本了。環四國一周或琵琶湖一周等的自行車路線,在日本國內各地也紛紛著手進行規劃,日本與臺灣的關係透過自行車運動,開創出一條新的交流路徑。

「環島」指的是騎自行車環繞臺灣一圈,而臺灣一圈大約有900公里到1000公里,這樣的騎乘距離要花費一個禮拜到10天左右才能完成。在臺灣,由世界第一自行車製造商大集團捷安特(GIANT)和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的主導下,從10年前開始展開環島的宣傳活動,也吸引了外國人的高度關注,每年舉辦一次的環島活動「Formosa900」,包含日本獨立隊伍,有6成的參加者是外國人。

實際上,我在今年10月有生以來第一次參加了環島活動,為期9天8夜的行程,首先從臺中出發,接著再依嘉義、高雄、屏東、臺東、花蓮、宜蘭等逆時鐘的順序前進,包括住宿以及一路上的補給都有賴於捷安特旅行社「GIANT Adventure」的協助,才能夠順利完成這趟艱鉅的挑戰。

一天的騎乘距離大約100公里。尤其是遇到逆風的時候,踩著腳踏板的雙腳幾乎因疲累而顫抖,日復一日,就是不斷地往前騎,真的很辛苦。可是,看到周遭有如此多的夥伴和隊伍也一起朝著目標努力,自己更不能拖累大家的進度,因此,一邊對自己喊話:「不要放棄」,一邊用力踩著自行車破風而行。

自行車運動蘊含著「一石三鳥」的莫大潛力

對日本的地方自治單位而言,自行車運動(cycling)也是結合觀光、健康、環保等複合功能的休閒活動之一。如果能夠成功推動這項計畫,不只是市民本身受益,也有助於促進外國人到當地觀光,可以說蘊含著一石二鳥,甚至是一石三鳥的莫大潛力。

臺灣大概是從10年前就開始正式透過自行車環島的方式來振興地方觀光,自行車路線的「環島1號線」周邊許多的硬體設施趨於整備,一年有多達數萬人的利用人次,儼然成為國民休閒娛樂之一。

到目前為止,環島活動的出發地幾乎以臺北市為主,可是今年的「追風騎士團」會選擇臺中作為起/終點,聽說是因為捷安特等許多自行車製造商的總公司都在臺中,所以這次我參加的團隊的啟程儀式在臺中舉辦,現任臺中市長林佳龍也特地趕到會場致詞。

下一頁: 「島波海道」及「琵琶湖一周」隨之跟進

關鍵詞

日本 自行車 臺灣 國際交流 台湾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新聞工作者。大東文化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68年生。上智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在讀期間,曾赴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留學。1992年進入朝日新聞社。後留學於中國廈門大學。曾任新加坡分社長、臺北分社長、國際編輯部副部長。「朝日新聞中文網」創辦人兼總編。2016年4月開始成為自由媒體人。不僅擅長現代中華圈的政治文化報導,還以徹底的歷史問題採訪而聞名。著書有《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聯經出版)、《銀幕上的新臺灣:新世紀臺灣電影裏的臺灣新形象》(聯經出版)。《故宮90話:文化的政治力,從理解故宮開始》(典藏藝術家庭)、『何謂臺灣』(築摩新書)、『臺灣為何能防備新型冠狀病毒』(扶桑社新書)、『新中國論 臺灣香港以及習近平體制』(平凡社新書)等。官網:野嶋剛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