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拯救宜蘭的西鄉隆盛長子——西鄉菊次郎

文化 臺灣香港 政治外交

臺灣和日本一樣,都是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的島國,因此地震是家常便飯,地形上更是遍佈火山與溫泉。臺灣的溫泉文化,扎根於日本統治時代從日本傳入的生活文化。此眾多溫泉地之中,宜蘭更是大受歡迎,曾經有一位日本人對於宜蘭市街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就是——明治維新的英雄西鄉隆盛的長子——西鄉菊次郎。

西鄉菊次郎(提供:古川勝三)

臺灣有四大著名溫泉地:北投、陽明山、關子嶺和四重溪。二戰前最受歡迎的是臺北近郊的北投溫泉。溫泉文化雖然在戰後有一段時間低迷不振,但現在已風潮再起,原本集中於臺灣西部的溫泉設施也逐漸擴展到東部,其中,宜蘭特別受到民眾的歡迎。2006年6月,長達12.9公里的雪山隧道開通之後,從台北開車只要半小時即可抵達宜蘭。因此,距離臺北60多公里的宜蘭溫泉,和距離東京90公里的箱根溫泉,在相對的地理位置上非常相似,近年來的發展顯現出一片蓬勃生氣。

宜蘭市位於宜蘭(蘭陽)平原的中央,東側緊鄰太平洋,西側的郊外是一片美麗廣闊的田園風景,以往被稱為「宜蘭川」(現在的宜蘭河)的河流——起源於臺灣山脈——貫穿其中,緩緩向東流,從山脈上游隨著河水而下的肥沃土壤,經過多年的沉積,形成了宜蘭平原,孕育出許多豐富的農作物,這片平原如同臺灣俗諺「竹風蘭雨」所描述的,自古水源豐沛,有沃土樂園的美譽。

但這片風光明媚的景色,一遇到夏季颱風所帶來的暴風雨,就會面目全非,宜蘭川的大量混濁水流造成潰堤,淹沒農舍與田地,傳染病相應而至,連日蔓延,當地人常年苦於洪水之患。多年以來,當地人的願望就是整治宜蘭川的水患,避免造成宜蘭市街的損害,而出面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西鄉菊次郎。

幼年留學美國,經歷戰役負傷後,赴臺灣就任

菊次郎是西鄉隆盛的長子,出生於奄美大島,那是西鄉隆盛潛居奄美大島的時期,菊次郎是當時西鄉在島上的小妾愛加那所生的孩子。1869(明治2)年,當菊次郎8歲時,他回到西鄉的本家,認祖歸宗;12歲時前往美國留學,經過2年6個月,於1874(明治7)年7月歸國。在他17歲時,爆發西南戰爭,以薩摩軍的身份參戰,在高瀨(現今的熊本縣玉名市)的一場戰役之中,右腳遭受嚴重槍傷,膝蓋以下接受截肢手術,導致後半生都必須穿戴義肢。當時,田原坂已落入政府軍手中,西鄉隆盛的老僕人永田熊吉背著負傷的菊次郎逃亡,先往人吉移動,接著轉向宮崎,長途穿越險峻的山岳地帶。另一方面,薩摩軍在和田越(現今的宮崎縣延岡市)戰役之中,因傷亡慘重,於是轉移陣地到俵野,商討今後的對策,最後決議越過可愛嶽前往三田井。在桐野利秋對戰況的考量之下,身負重傷的菊次郎與其他傷兵及熊吉,被留在俵野,於是熊吉背著菊次郎向——西鄉隆盛的弟弟——西鄉從道表達投降之意,從道很開心自己的姪兒能夠投降,甚至向僕人熊吉表達了謝意。從此之後,菊次郎獲得叔叔西鄉從道的支持,進入外務省(相當於臺灣的外交部),得以發揮他在美國的留學經驗,任職於美國大使館和外務省本部。

1895(明治28)年4月,馬關條約生效,臺灣割讓予日本,菊次郎受命代理臺灣總督府的參事官,前往臺灣赴任,路途上繞經奄美大島與母親再次相聚,但這也是最後的母子團聚,菊次郎時年34歲。隔年出任臺北縣支廳長;1年後的1897(明治30)年,升任宜蘭的首任廳長——此官銜相當於當時臺灣東北部的縣長。菊次郎偕妻子一同入住宜蘭廳長官舍,當時的官舍佔地800坪,現存74坪的單層建築和幹部職員及校長的住宅,經過修復之後,目前開放讓一般民眾入內參觀。

宜蘭廳長官舍(提供:古川勝三)

菊次郎來臺時,遭逢臺灣的風土病、人民沈迷鴉片煙、原住民和土匪的侵擾等等多重挑戰,從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以來的2年9個月之間,歷經第二任總督桂太郎和第3任總督乃木希典,此間由軍人主導的臺灣統治政策,皆未能脫離以維持治安為主的思考,徒然消耗大量的國家經費,完全深陷泥沼,進退兩難。統治臺灣的問題,常常成為輿論攻擊的焦點,甚至出現以1億日圓的代價,將臺灣讓渡給法國的議論。

以敬天愛人的誠心推動地方建設

在菊次郎就任宜蘭廳長9個月後,第4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於1898(明治31)年上任,拔擢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一同前往臺灣。兒玉源太郎對後藤新平寄予厚望,後藤也不負所望地戮力規劃臺灣近代化的藍圖,並且付諸實踐。後藤新平曾在德國習醫,他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認為難以將日本國內的法律制度,直接移植到文化、風俗、習慣皆迥異的臺灣。他採用的統治方針,是先針對臺灣的社會風俗民情,進行廣泛調查,以此為基礎來構思政策,摸索逐漸同化的方法。

菊次郎就任後日夜苦思如何才能夠化解強硬的島民情感,非常能理解後藤新平的統治方針,加上他深信父親西鄉隆盛常掛在嘴上的「敬天愛人」——無私欲的仁愛之心才能打破僵局——的思想,在許多日本人都對原住民和臺灣人抱有歧視心態的社會狀況之中,菊次郎顯得相當不同。幼年時期的艱辛經歷,以及在西南戰爭中,親眼目睹了許多年輕優秀人才的犧牲,自己也身負重傷,留下殘廢之軀,菊次郎自然地對弱者抱有憐憫之心與誠實的態度。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認為只有花時間努力讓台灣島民明白自己的誠心,才是唯一的方法,並以服務民眾的治理行政為目標,才能讓當地民眾敞開心胸,協助政策推展。

因此,菊次郎為了宜蘭民眾的福祉,開始傾注心力於社會基礎建設的整備,實施河川整治工程、擴大耕種農地面積、修築道路、發展樟腦產業、增加農業收穫等等政策,同時也大力推動教育普及,因此治安逐漸改善,成功安定了當地民眾的生活。

施工時的「西鄉堤防」(提供:古川勝三)

其中花費最多心力的是整治宜蘭川的洪水肆虐,這是宜蘭人長年以來的願望。經過菊次郎不屈不撓地與臺灣總督府交涉之後,成功獲得高額的補助款項,第1期工程於1900(明治33)年4月開工,歷經1年5個月的工期,耗費鉅資興建13.7公里的宜蘭川堤防,於隔年9月順利竣工。起初當地民眾對於堤防的功效尚且半信半疑,但從此洪水不再肆虐宜蘭平原,洗刷了宜蘭川的惡水之名。切身體會到堤防功效的民眾喜出望外,對菊次郎的讚聲不絕於耳。菊次郎為了當地民眾施行此善政,確認第1期工程完成後,認為第2期工程也將如期完成,因此自請離職,為長達5年半的宜蘭廳長任期,劃上休止符。1902(明治35)年,菊次郎離開臺灣。

為民眾及下屬著想的政治家及上位者

堤防完成後,宜蘭當地感念菊次郎的民眾仕紳,1905(明治38)年在堤防附近民家的庭院裡,設置刻有「西郷廳憲德政碑」的高大石碑,以表揚其德政。1923(大正12)年,有宜蘭人士打造巨大石碑台,以菊次郎家族姓氏取名「西鄉堤防」,並且將先前建造的「西郷廳憲徳政碑」原碑置於其上,安放在中山橋的西側。3年之後,堤防的第2期工程竣工,堅固的堤防守護著宜蘭市街,安心生活的環境於焉成形。

但1945(昭和20)年日本戰敗,大多數的日本人都離開臺灣,之後在國共內戰中潰敗的國民黨軍及其親屬約200萬人大舉遷徙來臺。戰後的混亂局勢之中,這個紀念碑的存在意義變得令人難以理解,但1990年時被重新發現,在宜蘭縣文化局的努力之下,遷移到中山橋旁的堤防上,讓後世也能見證菊次郎的德政。

長長的碑文在最後寫到:「切勿以絲線刺繡描繪其肖像來紀念西鄉公,更勿在家中以線香供奉,最適合的方式是如晉人紀念羊祜一般,雕造「墮淚碑」之類的紀念石碑。為了讓西鄉公的榮光永遠流傳於世,而建此碑,讚頌西鄉公的恩德。」最後雕刻上署名「宜蘭廳全各界人士健立」。時至今日,許多日本遊客造訪臺灣,此事卻鮮為人知,因此日本人很佩服受恩不忘的宜蘭人。

移動到「西鄉堤防」的紀念碑(提供:古川勝三)

回國2年之後,1904(明治37)年的10月12日就任第2任京都市長,在位7年多的期間,盡力推行和宜蘭相同的社會基礎建設,提案推動包含第2琵琶湖疏通工程、上水道工程和道路拓寬工程的「京都三大事業」,在京都的都市建設推進上,留下了顯著的功績。可以說菊次郎無論是在宜蘭還是京都,都是一位替民眾著想而推行政務的政治家。京都市長卸任後,回到鹿兒島,擔任永野金山(山ヶ野金山)的島津家礦山館長,長達8年之久。菊次郎一上任便為了眾多在礦山工作的礦工,自費興建武道館,作為培育礦工子弟們身心健全的場所;他更開設夜校,闢建網球場,在山上住民之間推廣網球運動,並且從美國社會的經驗獲得啟發,創設職員俱樂部。

1928(昭和3)年,菊次郎在鹿兒島的自家中,因心臟麻痺驟然去世,享年68歲。現在每年的11月薩摩町都會舉辦「西鄉菊次郎彰顯劍道大會」,以表彰其培育文武人才的功績。

標題圖片:從堤防觀望宜蘭河和宜蘭市(提供:古川勝三)

日本 臺灣 溫泉 西鄉隆盛 台湾 西郷隆盛 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