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電影,在臺灣為什麼繼續被鍾愛?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日本動畫電影掀起空前熱潮
從去年一直到今年,動畫電影在全日本接連寫下票房佳績。
原創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日本國內創下250億日圓的票房,衝上歷代第四名的紀錄,這部片和導演新海誠的名字就這樣雙雙揚名於一般大眾。此外,還有漫畫原作就已深獲好評的作品《聲之形》、從電視卡通衍伸出的《劇場版 刀劍神域(以下簡稱SAO)》等幾部作品,票房都超過20億日圓,皆超過了賣座電影的基準線。若再把由《新世紀福音戰士》導演庵野秀明出任執導的《正宗哥吉拉》創下的82億日圓一併算入「廣義的動畫類型」作品,那麼動畫電影的確是空前賣座。
筆者在本文想特別討論的作品,莫過於日本票房高達26億日圓的大作《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這部片橫掃無數獎項,包括第41屆安錫動畫國際影展評審團大獎等等,向來以辛辣評論著稱的《電影旬報》也將本片評選為2016年日本十大電影的第一名,在推特的相關推文統計榜上,『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不論是在數量或評價上也同樣居於首位。
本片亦在臺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語圈上映。同名原作漫畫在2014年由臺北漫遊社文化出版,譯名《謝謝你,在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動畫電影則為《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香港則為《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至於略稱則有「這個世界的角落」。
在日本因網路口碑的擴散、發酵而大賣
細數動畫電影的歷史,以1990年代成為社會現象的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為首,包括兒童取向的作品《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妖怪手錶》以及《航海王》在內,這一類大眾主流作品推出的電影版系列作之中,有的票房甚至超過50億日圓。然而,所謂「宅宅取向」的深夜檔動畫,票房要超過20億日圓可就甚為罕見了。
不過從去年起一直到今年,這個「超過20億日圓票房」的珍奇狀況卻一再出現,《你的名字」就是首先突破這個關卡的作品。《你的名字》除了在臺灣,也在亞洲各地及歐美地區上映,並一口氣攻佔各國的日本電影榜首,成為歷代賣座電影榜的黑馬。
正因如此,當《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於7月28日在臺灣上映時,許多動畫迷都引頸期盼,希望這部片也能寫下亮麗的票房紀錄。
的確,根據相關新聞報導,7月8日於臺北市舉辦的搶先放映會裡,邀請導演與替主角配音的能年玲奈出席,不但預售票瞬間銷售一空,出席觀影的觀眾也紛紛給予極高的評價。
不光是如此,在針對臺灣觀眾製作的電影預告中,能年玲奈本人還特地在開頭以臺語的「大家好,我是NON」向大家問候。電影中描寫黑市的場景也有提到「臺灣米」,替主角北條(舊姓:浦野)鈴的妹妹澄配音的潘惠美,其外祖父母是臺灣人。由上可見,本片跟臺灣並非完全沒有關聯,況且故事舞臺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的臺灣亦屬「日本」。
2016年9月9日,日本國內舉行了僅限相關人士出席的特別首映會,幾位出席首映的朋友讚不絕口,消息也立刻透過社群網站傳開。同年11月12日,本片正式於日本全國公開上映,起初只在個別劇場上映,全日本僅有63家電影院,但即便數量很少,看過影片的人都紛紛在社群網站給予高度評價,讓口碑逐漸擴散發酵。據說,有不少影廳裡觀眾全哭成一團,影片結束後還有人拍手鼓掌。
筆者一開始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觀望這些影評,在上映一週左右時,特地跑去福井市觀賞。結果,淚水不斷湧出。看完晚場電影回到投宿地點時,已經過了午夜12點,我躺在房裡的床上,一想起內容仍是止不住地落淚,直到凌晨4點才終於入睡。因爲隔天一早有事,8點就早早起床時,眼睛底下已經掛起了黑眼圈。
後來我一共在日本看了7次,在臺灣又觀影了5次。這部片在網路上也是一片好評,我心想既然《世界角落》口碑如此之好,想必在「親日國家臺灣」也會創下爆炸性的佳績吧。
口碑好評價高,票房卻差強人意
從7月28日在臺灣正式上映起,一直到9月15日下檔為止,筆者總共在臺北市以及臺南市看了5次《世界角落》,入座率並不算太差,但觀影人數多只有30人左右。至於影片播畢後的氣氛,有些觀眾確實深受感動,但整體來講只能算普普通通。
根據臺灣國立「國家電影中心」統計資料顯示,至9月5日為止全臺灣的累計票房收入為888萬多臺幣(約3260萬日圓)。
《SAO》(5,500多萬臺幣)是日本動畫電影中尤其受歡迎的作品,《聲之形》(據另一份資料指出有6,500多萬臺幣票房)則同屬「催淚電影」,常拿來和『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對照,若和這兩部片相比《世界角落》票房只有6分之1或7分之1。然而,同樣屬於大眾取向的《妖怪手錶》最新作也只有526萬臺幣的票房,由此看來『世界角落』的成績絕不算是太難看的數字,只不過沒有造成空前轟動。
對於這個問題的原因,替原作漫畫的臺灣翻譯版寫序的動漫專家蘇微希是這麼看的。
「本片毫無疑問感動了看過的觀眾,很多朋友看完後都哭成了淚人兒,只可惜片商的宣傳方式沒辦法勾起一般民眾的興趣。」
根據蘇微希的說法,「強大的宣傳」是讓《你的名字》成為在臺灣最賣座的日本電影,票房高達2.5億臺幣的原因,也是好萊塢電影大作的票房總是比賣座的日本電影還要多一位數的關鍵。《你的名字》從上映前就主打「日本2016年票房冠軍,後『宮崎駿神話』最賣座強片」。
當然,在筆者的看法裡,不追求商業性替《世界角落》帶來了獨特的味道,而這也是製作單位的一種原則,更何況事件的原因往往不只有一種面向。
對電影的偏好不同及文化的背景差異
跟票房有關的因素,大概還有以下原因。《世界角落》的內容,原本就不像好萊塢強片那樣,能在上映後立即引發爆炸性的熱賣。日本國內也是透過社群網站慢慢把口碑擴散開來,才成為總上映廳數達380間戲院的準主流作品。臺灣電影輪替的速度原本就相當快,如果沒有在上映後立刻大賣,幾乎很快就會草草下檔。因此,我們可以推測或許『世界角落』在臺灣,在來不及打開口碑的情況就下檔了。
其次,是電影的內容問題。我推測臺灣人或許不大愛看太嚴肅的故事。更何況,假使畫風或劇情從一開頭就走嚴肅路線,觀眾或許還容易接納,但《世界角落》有水彩似的畫風,人物造型溫暖可愛,劇情直到前半段為止喜劇橋段居多,沒想到後半卻越發嚴肅。
同樣走感人路線,可以拿來和《世界角落》對照的作品,還有講高中棒球故事的臺灣電影《KANO》,以及紀錄片電影《灣生回家》,這些作品與《聲之形》相同,都是打從開頭起就維持一貫調性到最後,唯獨『世界角落』讓人難料的劇情發展,似乎跟畫風有所落差。這一點,恐怕對於較偏愛單線式劇情發展的臺灣人而言,或許就顯得門檻偏高了。當然,在動漫迷之間這部片仍是深獲好評的。
此外,《KANO》跟《灣生回家》都是描寫臺灣本身的作品,較容易讓臺灣人感同身受。相較之下,即便在《世界角落》的時空中,臺灣也屬於「日本」,但廣島縣吳市的知名度在臺灣還很低,大多數觀眾或許很難聯想起來。
不光是動畫,舉凡日本的事物在臺灣都很受歡迎。除了有形的娛樂產品外,還包括觀賞動畫電影的觀影態度,像是要看完片尾字幕,這深化到模仿或學習素養的層面,在過去的臺灣是無法想像的。同時,這樣的日式風格或者日式規矩如今已經超越動漫的範疇,逐漸深入滲透到臺灣的日常生活之中。乍看之下,會覺得臺灣社會彷彿越發向著日本靠攏,雙方似乎朝一體化邁進。
然而再怎麼說,對日本而言,臺灣仍是一個異文化社會。
單從動漫領域來看,在日本大賣的作品跟受臺灣人喜愛的作品,兩者間終究存有些許差異。在這一層意義上,臺灣人的親日態度跟向日本靠攏的傾向,有不少部份仍是出於臺灣人自發性的選擇。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正宗哥吉拉》在日本受到「新世紀福音戰士世代」的狂熱追捧,但在臺灣的評價卻不大好看,上映短短3週旋即下檔。
今後,臺灣想必會繼續向日本靠攏,雙方的價值觀也會更加接近吧。不過,日本人千萬不能忘記,臺灣在根本上仍是一個異質的文化。我們不應該覺得「反正臺灣和日本這麼近」,而下意識地親暱生狎侮,還是要拿出面對異文化時該有的分寸相待才是。
標題圖片:《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在電影院上映,2017年7月28日,臺灣臺北(攝影:酒井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