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一位愛臺灣的日本記者之死

社會 臺灣香港 政治外交

熱忱敬業的親切長輩

我是在中川所屬的臺北東海扶輪社舉辦的例會上,認識中川先生的。當他知道我今年1月出版了《在臺灣尋找Y字路》(玉山社;2017)時,主動向我提議:「下次請接受我的訪問」。

每走一步路就會不停冒汗的炎熱天氣下,我們約在臺北古亭站見面,一起走到位於河川旁的日治時代開業的百年料亭「紀州庵」。6月19日刊登在《西日本新聞》上,標題為〈尋找Y字路的時間旅行〉的文章就是描述這段小小的漫步旅程。中川以和我的散步為軸,穿插引用書籍裡的片段,完成的一篇優質「街道漫步散文」。

此外,我也整理出中川在這1年裡發表的文章並且一一拜讀,其中特別引人注意的連載或特輯如下:

  • 太平洋戰爭中,包含臺灣人在內,當時有多達10萬人以上的日本人在巴士海峽殞命,為戰歿者舉辦的慰靈祭奠活動。「船の墓場」連結日臺〉(2016年12月24日)
  • 在228事件中,為了保護年輕人而自我犧牲的臺南律師・湯德章(坂井德章)。〈保護臺灣年輕人的日本人〉(2017年1月4日)
  • 在臺灣屏東竹田鄉,開設了以日本人捐贈的圖書為基本藏書的日文圖書館,促進臺日交流。〈日文圖書館 連結起日臺〉(2017年1月28日)
  • 介紹在臺30年的作家・木下諄一所寫的,以臺灣在2011年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時捐助大筆義援金為背景的小說『アリガト謝謝』。〈協助災區復興的臺灣物語~把250億日圓的捐款活動寫成小説〉(2017年3月21日)
  • 認識桃園原住民泰雅族的歴史〈原住民的權利 賭上性命的一場戰鬥〉(2017年4月17日)
  • 由生長於日治時代的臺灣人所創立的「臺灣歌壇」迎接50週年,會員們分享了許多對日臺關係的想法〈「愛日」短歌 邁向50年〉(2017年4月21日)
  • 走訪花蓮的日本人移民村・豐田村遺跡〈開墾、克服水土不服的移民村〉(2017年5月1日刊登)
  • 臺灣戒嚴期間長達38年,是世界最久的。在解嚴30週年,採訪了臺灣各式各樣的聲音。〈臺灣 勿忘戒嚴鎮壓的時代〉(2017年7月16日)
  • 戒嚴下收容政治犯的離島・綠島〈臺灣解嚴30週年~監獄島見證了鎮壓的黑暗〉(2017年8月21日刊登)

採訪反日遊行活動的中川先生,臺灣臺北,2017年7月7日(攝影:產經新聞台北支局田中靖人)

這樣看下來,可知道中川在短短的1年裡,是如此精力充沛地走訪臺灣各地。我與中川的共通友人,翻譯蔡英文總統自傳的九州大學研究員・前原志保如此評價:「只要是不知道的事情,就算語言不通,他也會奮不顧身地飛奔到採訪對象的身邊,充滿了膽識和熱情。」

下一頁: 多面向的報導視點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西日本新聞 台湾 西日本新聞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