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香蕉」的黃金時代與日本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文化

大洞敦史 [作者簡介]

名符其實的黃金果實「香蕉」

如果要提出一種代表臺灣的水果,會是什麼呢?

現在大多數的人應該會選擇芒果,但在不久以前,香蕉可是唯一不二的選擇。一直到昭和中期為止,臺灣香蕉都是探病時才難得一見的高級禮品,就像臺灣產的愛文芒果在現今的日本被視為高級品一樣。

裝載著香蕉的卡車,臺灣南投縣集集鎮(提供:大洞敦史)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追溯臺灣香蕉產業的足跡吧。

1950年代到60年代左右,是臺灣香蕉產業的全盛時期。60年代後半時,一年平均有35萬頓的香蕉輸往日本,輸出額占臺灣外匯收入的3分之1。

那時候南投縣集集與高雄縣(今之高雄市)旗山是香蕉主要產地,當年盛況直至今日仍蔚為美談。據說當年沾滿香蕉汁液的工作服才是有錢人的象徵,在城鎮林立的酒館裡,女人不會把打扮乾淨整潔的客人放在眼裡,一看見沾滿汗水泥濘與香蕉汁液的客人,卻爭先恐後地上前服務。在那個公務員年薪約莫為6千元的60年代裡,香蕉農家的年收入甚至可高達20萬元,閃耀著金色光芒的香蕉,是如假包換的黃金果實。

下一頁: 香蕉的全盛時期與衰退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水果 台湾

大洞敦史DAIDO Atsu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84年生於東京,明治大學理工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畢業。2012年移居臺灣臺南市,蕎麥麵餐廳「洞蕎麥」經營5年後,設立「鶴恩翻譯社」。著書有《遊步臺南》(繁體書,皇冠文化)《臺灣環島―南風のスケッチ》,日譯書《フォルモサに吹く風》(福爾摩沙三族記)《君の心に刻んだ名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台湾 和製マジョリカタイルの記憶》(台湾老花磚的建築記憶)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