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培育蓬萊米的「臺灣農業之父」——磯永吉

文化 臺灣香港 政治外交

古川勝三 [作者簡介]

蓬萊米代表品種「臺中65號」的育成

在臺中農事試驗場中,磯永吉和末永仁研究的「神力」和「龜治」交配種被命名為「臺中65號」,經過3年種植及育種選拔,又經過2年,也就是1929年開始推廣,發送稻種到各農戶栽種。農民都期待著「嘉義晩2号」的後繼品種,抗病性強又可以廣泛種植的「臺中65號」大受歡迎,此品種對於一期稻作、二期稻作適應良好,施肥後收穫量提高,以及不容易倒伏(譯註:倒伏會導致減產,易生病蟲害,稻米品質下降且難以收割,增加勞力成本)等等特性,讓此品種一時遍佈全島各地,勢不可擋,全耕地面積的6成以上,皆種植「臺中65號」為主的蓬萊種稻米,1934年從臺灣輸出到日本的蓬萊米已高達75萬公噸。

稻農的收入因此增加,蓬萊種的出現,不僅影響了農民,也大大地改變了臺灣農業,同時形塑了臺灣人的飲食生活,影響深遠。現今栽種的新種蓬萊米,也承繼著「臺中65號」的基因,「臺中65號」說是蓬萊米的代表,也不為過。今日蓬萊米的耕作面積高達98%,產量也遠遠超過戰前。

狸貓老爹

磯永吉(提供:古川勝三)

磯永吉來臺時,帶著新婚妻子「たつ(Tatsu)」一同前來,進入大正時期,女兒愛子、百合子相繼出生,每天回到宿舍後,常常讓女兒坐在膝上,共享天倫之樂。磯永吉甚少寫信,連學位論文的草稿都交由妻子代筆,但反而常打電報,下屬出差時也用電報聯絡,收到電報的人經常很訝異,因為磯永吉常會在電報裡寫著「代我向您夫人為好」的字句。

磯永吉無論在日彰館中學還是札幌農學校,都是領獎學金的優秀學生,思路清晰又相貌堂堂,非常受歡迎。此外,也許是幽默又坦誠的性格,讓他在政界或行政人員之間也頗有人望,並非蛋頭學者型的人物。這個特點,在推廣蓬萊米的普及上,似乎也發揮了作用。另外,在學生最緊張的學位審查會上,學生表現好的時候,磯永吉會說:「真讓人忌妒啊!」反過來,表現不好的時候只會說:「真是這樣嗎?」不知不覺間,學生對於磯永吉洞悉一切,表面上卻不動聲色的個性感到親切,幫他取了一個「狸貓老爹」的外號。

下一頁: 臺灣的磯永吉

關鍵詞

日本 稻米 臺灣 台湾 農業

古川勝三FURUKAWA Katsum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44年生於愛媛縣宇和島市,進入教育界擔任國中教師,1980年以日本文部省海外派遣教師的身分,在高雄市日僑學校任教3年。著有《臺灣之道:歷史與原住民族》、《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日本人不可不知的「臺灣歷史」》、《愛臺日人系列第二部:KANO棒球隊名教練近藤兵太郎傳》。為促進日臺友好,目前在日本全國巡迴演講,並執筆「愛臺日人系列作」的第三部-磯永吉的一生。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