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培育蓬萊米的「臺灣農業之父」——磯永吉
文化 臺灣香港 政治外交-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睽違46年之久的歸國
1957年8月29日,一架來自臺灣的民航公司(*1)飛機,降落在(日本山口縣的)岩國機場,一位年老的農業學者緩緩步下飛機的舷梯,正是時年71歲的磯永吉。
1912年渡海來臺過了46年,歸國之際,當時的總統蔣介石贈送相當於日本文化勳章的「特種領綬景星勲章」和獎金5000美元,臺灣省議會也決議每年贈送1200公斤的「蓬萊米」作為養老年金,這些都是為了感謝磯永吉對臺灣農業做出的卓越貢獻。
從北海道到美麗島臺灣
1886年11月23日,磯永吉出生於廣島縣福山市,自廣島縣私立日彰館中學畢業後進入札幌農學校,1911(明治44)年畢業於東北帝大農業科(札幌),隔年3月遠赴臺北擔任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種藝部農作物育種科的技師助理,自此,磯永吉參與了剛起步的稻種改良事業,成為他一生的志業。那年,磯永吉剛滿25歲。
後來被尊稱為「臺灣農業之父」的磯永吉,到底在臺灣有何成就?本文試著回溯他一生的足跡。
磯永吉初來臺時,臺灣米屬於口感乾硬的在來米,將近有1200多個品種,其中也混雜紅米和黑米。當時日本由於缺乏米糧,自臺灣輸入稻米,但價格只能賣到日本米的一半,因此,1899年臺北農事試驗所(農業試驗所)進行實驗,栽種符合日本人Q彈口感的日本米品種共10種,但因無法確立栽培方法,皆告失敗。
總督府優先進行臺灣在來米品種的研究,1906年屏東、鳳山開始栽種,目標為除去紅米、選拔優良品種,再推行到全島的農事試驗。
來臺第3年,也就是1915年2月,磯永吉升任技師,赴臺中農事試驗場擔任場長。磯永吉深信品種改良要成功必須有優秀的夥伴合作,同年10月,在嘉義廳服務的農業技術人員末永仁來到磯永吉主事的試驗場,擔任農場主任。兩人同為1886年出生,年紀相仿,也都喜愛棒球,意氣相投,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對日本米的品種改良,懷抱著莫大的熱情。
研究方面,由磯永吉負責理論,末永仁則負責實踐,雙方良好的合作關係,終於孕育出豐碩的成果,實現了兩人的願望。
赴任當年便成功完成「按基因進行分離純臺灣稻種及選拔法」,選出臺灣稻米的優良品種共350種;其後,臺灣的在來米和日本米的混種,曾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在兩人的努力之下也成功培育出「嘉南2號」「嘉南8號」等共100種混種稻米。
1917年末永仁偶然間發現「稻米老化預防法」。所謂的「稻米老化預防法」,便是相較於傳統的插秧時間,提早移植幼小卻健康的秧苗至廣大稻田之中的技術。如此簡單的方法,顛覆了至今臺灣稻米插秧時只使用成熟秧苗的種植常識。
在磯永吉的研究和指導之下,臺灣各地獎勵栽種稻米,因此產量增加,在日本也能高價賣出,當時的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得知此狀況,於1926年5月召開的「第19回大日本米穀大会」上,將臺灣培育出來的日本米種命名為「蓬萊米」。
稻農期待開發出抗稻熱病的品種,因此1925年中央研究所嘉義農事試驗支所培育出抗稻熱病的品種「嘉義晚2號」獲獎。但因口感不佳,價格不振,讓人期待其他新品種的出現。
(*1) ^ 民航空運公司(Civil Air Transport Inc.),簡稱民航公司(CAT),1946年由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司令官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及商人魏豪爾(Whiting Willauer)合資成立「民用航空運輸隊」,國共內戰後隨國民黨遷臺,後改組為民航空司,1975年終止營運。
蓬萊米代表品種「臺中65號」的育成
在臺中農事試驗場中,磯永吉和末永仁研究的「神力」和「龜治」交配種被命名為「臺中65號」,經過3年種植及育種選拔,又經過2年,也就是1929年開始推廣,發送稻種到各農戶栽種。農民都期待著「嘉義晩2号」的後繼品種,抗病性強又可以廣泛種植的「臺中65號」大受歡迎,此品種對於一期稻作、二期稻作適應良好,施肥後收穫量提高,以及不容易倒伏(譯註:倒伏會導致減產,易生病蟲害,稻米品質下降且難以收割,增加勞力成本)等等特性,讓此品種一時遍佈全島各地,勢不可擋,全耕地面積的6成以上,皆種植「臺中65號」為主的蓬萊種稻米,1934年從臺灣輸出到日本的蓬萊米已高達75萬公噸。
稻農的收入因此增加,蓬萊種的出現,不僅影響了農民,也大大地改變了臺灣農業,同時形塑了臺灣人的飲食生活,影響深遠。現今栽種的新種蓬萊米,也承繼著「臺中65號」的基因,「臺中65號」說是蓬萊米的代表,也不為過。今日蓬萊米的耕作面積高達98%,產量也遠遠超過戰前。
狸貓老爹
磯永吉來臺時,帶著新婚妻子「たつ(Tatsu)」一同前來,進入大正時期,女兒愛子、百合子相繼出生,每天回到宿舍後,常常讓女兒坐在膝上,共享天倫之樂。磯永吉甚少寫信,連學位論文的草稿都交由妻子代筆,但反而常打電報,下屬出差時也用電報聯絡,收到電報的人經常很訝異,因為磯永吉常會在電報裡寫著「代我向您夫人為好」的字句。
磯永吉無論在日彰館中學還是札幌農學校,都是領獎學金的優秀學生,思路清晰又相貌堂堂,非常受歡迎。此外,也許是幽默又坦誠的性格,讓他在政界或行政人員之間也頗有人望,並非蛋頭學者型的人物。這個特點,在推廣蓬萊米的普及上,似乎也發揮了作用。另外,在學生最緊張的學位審查會上,學生表現好的時候,磯永吉會說:「真讓人忌妒啊!」反過來,表現不好的時候只會說:「真是這樣嗎?」不知不覺間,學生對於磯永吉洞悉一切,表面上卻不動聲色的個性感到親切,幫他取了一個「狸貓老爹」的外號。
臺灣的磯永吉
磯永吉不僅擔任臺灣總督府農業部種藝科科長,也兼任中央研究所的技師,工作並不限於研究室,他的足跡遍佈全臺,竭盡心力推廣蓬萊米稻作。
此外,磯永吉不僅培育蓬萊米,也戮力研究其他的輪耕作物,例如「臺中小麥3號」的小麥品種改良,以及大麥、蕃薯、亞麻、玉米、菸草等等「裡作物」(譯註:農作物在第二期作之後至次年第一期作之前種植的作物稱「裡作物」)的改良和品種培育。磯永吉這個日本人,大大改變了臺灣的農業,稱他為「臺灣農業之父」也不為過。除此之外,他也聽取當地農民反映的問題,並進行指導,可以說「臺灣農民沒有人不認識他」,作為「蓬萊米之父」,受到農業相關從業人員的高度評價。
1928年以「臺灣稻米的育種學研究」為題的博士論文,獲得北海道帝國大學的農學博士學位,擔任創設不久的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助理教授。2年後升任教授,為社會培養出許多人才。他認為「臺灣全土都是研究室」,足跡踏遍全臺灣,因為「大地是真正的教室」,所以非常重視田野的研究調查。學生都親暱地稱他為「磯老爹」。
1945年日本接受菠次坦宣言,放棄臺灣,日本人接連離開之際,磯永吉受中華民國政府的邀聘,擔任農林廳顧問一職,繼續指導臺灣的農業發展。他的門生徐慶鐘、黃榮華、詹丁枝、陳烱崧等人,都是戰後臺灣農業不可或缺的人才,對臺灣的農業發展助益良多。
1954年磯永吉發表英文論述「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 (亞熱帶地區水稻與輪作物)」,影響力不僅止於臺灣,更擴及東南亞的稻米耕種。返回日本後,持續在日本各地進行農業指導,盡力培養新世代。1961年5月獲得日本學士院賞,1966年接受勲二等旭日章,隔年住院,1972年1月21日,以高齡85歲逝世,離「米壽」只差3年(譯註:在日本,88歲稱為「米壽」),他的一生為臺灣和世界的農業留下了重大的功績。
標題圖片:磯永吉(右1)與大島金太郎博士(右2立者)、末永仁(右3)等人合影(提供:古川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