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蝴蝶大國」——世界矚目的臺灣自然生態

文化 臺灣香港

片倉佳史 [作者簡介]

「發現」蝴蝶的日本人

其實,在日治時代有不少日本人對臺灣蝴蝶相當感興趣。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有許多人並非學者出身,也不是以昆蟲研究為本業,純粹是「蝴蝶愛好者」。雖然蝴蝶的生態研究或分類學等,多出自於學者之手,但發現臺灣蝴蝶的人,很多都是一般民眾,而且蝴蝶的學名有不少以日本人的名字來命名。

其中一例就是「渡邊鳳蝶」,是只棲息在臺灣的特有種蝴蝶,也稱為「臺灣鳳蝶」。由名稱可知,這是代表臺灣的蝴蝶之一。

渡邊鳳蝶(攝影:片倉佳史)

發現這種蝴蝶的人是渡邊龜作(1868-1907年),當時的渡邊前往新竹州北埔擔任警察官,因熱愛自然生態,經常利用公務閒暇之餘,進入山林採集昆蟲。之後渡邊升任北埔支廳長,但在1907(明治40)年11月14日爆發抗日事件「北埔事件」之際,他與其他17名日本人遭到殘忍殺害。

生前,渡邊提供標本給北海道帝國大學的昆蟲學者松村松年(1872~1960年)。松村為了悼念渡邊,因此命名新品種時,冠上渡邊的姓氏。除了渡邊鳳蝶之外,還有另一種以渡邊命名的「渡邊黃斑蔭蝶」(又稱布氏蔭眼蝶)。

雖然是題外話,松村松年是奠定日本昆蟲學根基的人,他和臺灣的關係匪淺,在1906(明治39)年及隔年,受臺灣總督府的邀請到臺灣訪問。松村對於甘蔗的害蟲進行詳細調査,其成果對日後的製糖產業發展有很大的貢獻。此外,他在1909(明治42)年發行的《臺灣蝴蝶目録》一書裡,介紹了320種的臺灣蝴蝶。光是在臺灣,包括棲息在高山地帶的曙鳳蝶在內,他也是56種蝴蝶的命名者。

到黃蝶翠谷看群蝶亂舞

擁有傲人的蝴蝶生態景觀的臺灣,其中不能錯過的是「蝴蝶谷」。高雄市美濃區有一處稱為雙溪的河川形成的天然溪谷,從春天到夏天的繁殖季節,可以欣賞到群蝶亂舞,佈滿溪谷的景象,因此有「黃蝶翠谷」的美稱。

在臺灣有幾個賞蝶的知名景點,例如南投的埔里或是屏東的墾丁等地,但主要都是大型蝶種的蝴蝶。高雄美濃的「黃蝶翠谷」之所以聞名,主要是聚集了大量的小型蝶種的黃蝶。

黃蝶(攝影:片倉佳史)

其實,出現在溪谷間的蝴蝶生態與日治時代有很密切的關係。戰爭期間,臺灣總督府在臺灣南部進行大規模的植林,栽種許多熱帶性植物。尤其是獎勵種植金雞納樹,因為當時金雞納樹的樹皮可以提煉奎寧以治療瘧疾,這是眾所皆知的事實。再者,為了滿足鐵道枕木等龐大的木材需求量,此地也毫不例外地大量種植了鐵刀木。

這樣的環境正好適合黃蝶的生長,所以吸引了黃蝶大量繁殖。每年6月前後都會出現萬蝶齊飛的壯觀場面,1988年甚至聚集了超過5千萬隻的黃蝶,留下了歷史紀錄。現在的黃蝶數量雖然遠遠不及過去的盛況,但是看到溪谷裡充滿翩翩飛舞的小黃蝶時,任誰都會為之震撼。

下一頁: 集團越冬的神秘蝴蝶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蝴蝶 台湾 日本

片倉佳史KATAKURA Yoshifum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居臺灣的作家。1969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就讀早稻田大學教育系時第一次到臺灣旅行。大學畢業後就職於福武書店(現在的倍樂生Benesse)。1997年開始正式在臺灣生活。從此,圍繞臺灣文化以及臺灣與日本的關係進行寫作、攝影。創作內容涉及地理、歷史、語言、交通、溫泉、時尚等多個領域,特別對日治時期的遺跡和鐵路有很深的造詣。主要著作有《臺灣日治時代遺跡》、《臺灣土地・日本表情》、《臺灣風景印-台湾・駅スタンプと風景印の旅》(玉山社)等。網站:臺灣特搜百貨店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