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麵店社長的真心話——臺灣人需要甩掉CP值神話!

財經 臺灣香港

為了創造高CP值而犧牲了勞工與食品安全

提供:野崎孝男

為了在這種環境下勉強擠出利潤,遂想盡辦法強制勞工違法高時數加班,或者不替他們負擔保險等等,這些手段時有所聞。除此之外,有些店家還會隔一週才換一次油,試圖減低這筆龐大的成本。更惡劣的地方,還可能會使用品質低劣的油。當這類行為日漸加劇,食品安全就會成為犧牲,而這個代價終究仍會以危害健康的形式,反映回消費者身上。事實上,食品安全相關的惡質事件至今層出不窮。每次類似事件發生,政府就會為了保護國民健康,著手修訂食品安全的相關法條,並要求業者針對安全與衛生投入更多設備並強化管理。然而,此舉只會帶給業者新的負荷,使其必須扛起更高昂的經營成本,但又因為業者很難將提高的成本輕易轉嫁至商品定價上,於是為了維持高CP值,只好犧牲最容易砍價的成本,也就是人事費用,讓此惡性循環更加好發。

本文中筆者拿炸雞排當作例子,但其他業種的經營狀況其實也大同小異。想創造高CP值,就無法避免原物料成本的高漲,因而落入類似的窘境。反過來說,要下工夫把低廉的原物料,製作成好吃又吸引人的商品,當然就需要花費更多心力,亦即需要大量的工作時間,也因此勞動成本將變得相當沈重。如果勞工確實獲得符合其勞動的代價做為報償,那便不成問題,然而,看看眼下低薪蔓延的現況,想必絕大多數的情況都只能犧牲勞工,違法高工時勞動。這一類高CP值產品,亦即價值高於價格的商品,換句話說,也就是物美價廉的商品,都必須靠規模經濟帶來的優勢,才得以薄利多銷,抑或以不計成本的義工經營模式才得以成立。我們不可以忘記,若非擁有此種條件,高CP值商品很難由中小規模的零售企業撐起。同時,如果整個社會淪為消費大眾只一味追求、吹捧高CP值的狀況,恐怕將導致企業之間出現惡性的CP值競賽,導致道德喪失,出現以低薪壓縮成本或欠缺安全意識的風氣等等。事實上,食材的亂用,或者未支付加班費等事件依舊層出不窮。不論在臺灣還是在日本,如果店老闆自己願意領低薪,長時間加班勞動只求供應高CP值商品給消費者,社會大眾容易給予這樣的店家高度肯定以及稱讚。然而,這樣的行為只是奠基在個人自我犧牲之上的例外,不能說是勞動行為獲得了等價報償的健全經濟行為。而一旦消費者的價值觀也開始改變,給予此例外高度肯定之時,將形成惡性循環,惡果終將回歸到同樣有著勞工身分的消費者自己身上。

下一頁: 該如何實現高CP值並保有合理的薪資體制

關鍵詞

觀光 日本 臺灣 美食 台湾 日本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