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沖繩八重山「豐年祭」的神祕紐帶

文化 臺灣香港

東臺灣海島際關係論

原住民將小米視為特別農作物而珍視的臺灣和一到夏季必供奉五穀的八重山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有學者提出「東臺灣海」的思考,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黃智慧提倡,在許多原住民居住的臺灣東岸及日本南西諸島的八重山地區、宮古地區,包含呂宋海峽以北的巴丹群島、巴布延群島等的範圍裡,「島際關係論」的想法漸漸成型。不是國「際」而是一種島「際」的關係。本文論及的小米、五穀當然也在黃智慧的考察範圍裡。

擅長搗米的競賽前,放在篩子裡一把把小米束:臺灣臺東縣太麻里鄉,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魯巴卡茲部落的收穫祭中,也可看到擅長脫殼的「搗篩小米」傳統競技。用杵跟臼搗過的小米攤放在篩子裡,又搖又篩,抑或猛力吹氣讓小米粒與穀殼分開。八重山的豐年祭也可以看到許多以穀物的栽培或收穫為題材的舞蹈。臺灣與八重山共通的豐年祭背後,若試著以「東臺灣海」的海域來思考,或許可以看出不同的端倪。

參考文獻

  • 《収穫祭》黄國恩,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4年
  • 《臺灣原住民社會的地方化――少數群體的20世紀》松岡格,2012年
  • 「環『東臺灣海』文化圏之島際關係―以與那國島為中心―」黄智慧,2007年
標題圖片:排灣族收穫祭上跳舞的年輕人:臺灣臺東縣太麻里,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關鍵詞

日本 沖繩 臺灣 臺灣原住民 台湾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