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沖繩八重山「豐年祭」的神祕紐帶

文化 臺灣香港

松田良孝 [作者簡介]

小米在八重山各島的演變

石垣島白保地區豐年祭時與稻束一起裝飾的小米束:飾墓御嶽,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八重山的豐年祭,人們向神明祈求的是「五穀豐饒」。依據石垣島教育委員會的調查,在「四箇」的豐年祭中作為敬神供品的五穀中,除了小米以外還有稻、麥、高粱和芋頭。後來小米不再被當作農作物來栽培,只有在祭典前才由特定的人進行栽種。後來甚至不再進行栽種。據1999年的調查顯示,白保地區的人使用的是別處提供的小米。

八重山農業的資料中,廣為人知的是1477年漂流到與那國島的濟州島島民的口述記錄。這些濟州島島民漂流至與那國之後,沿著南西諸島北上,先被送到首里王府,然後返回朝鮮。口述記錄中描述了他們經過的各個島嶼的情形。由此得知,與那國島及西表島有稻米跟小米,波照間、新城以及宮古地方的宮古、伊良部則有關於小米的描述。

八重山的稻米耕作後來逐漸擴大,日治時期由臺灣引進的蓬萊米也在當地紮根。稻米取代了小米的地位。

下一頁: 東臺灣海島際關係論

關鍵詞

日本 沖繩 臺灣 臺灣原住民 台湾

松田良孝MATSUDA Yoshitaka簡介與署名文章

關注沖繩的石垣島等地與臺灣的關係,並持續在此領域深耕、發表論述的新聞記者。1969年生於日本埼玉市。北海道大學農學系農業經濟學科畢業。曾任職於十勝毎日新聞、八重山毎日新聞,2016年7月起成為自由記者。2019年臺灣助獎金學人。著有《八重山的臺灣人》、《臺灣避難》、《與那國臺灣往來記》(均為南山舎出版)、共著有《在石垣島走訪臺灣:另類沖繩導覽》(沖繩時報社)。小說《對講機》(沖繩時報社)榮獲第40屆沖繩文學獎。
部落格:臺灣沖繩鏤空雕刻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