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沖繩八重山「豐年祭」的神祕紐帶

文化 臺灣香港

沖繩的八重山地方與臺灣都有舉辦「豐年祭」(收穫祭)的習俗。兩者都是夏季的盛事,都是為了表達感謝並祈求豐收的傳統祭典。不但祭典名稱相似,供品的農作物也有許多共同點,但兩者之間的關係尚未明朗。筆者親自探訪隔著黑潮洋流對望的兩個地區,透過實際的祭典追尋兩者關聯的痕跡。著眼的關鍵詞為「穀物」。

小米的重要性

頭頂著裝了小米的篩子步行的女性:臺灣臺東縣太麻里鄉,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女人分成兩組進行比賽。頭頂著篩子步行,回到起點後交棒給下一個人。篩子裡盛滿了一串串豐碩的小米束,穗尖結滿了金黃色飽滿的小米粒。遊戲的規則是手不能去扶篩子,看起來相當隨興。

位於臺灣東部臺東縣太麻里的魯巴卡茲部落,召開了排灣族的豐年祭。在「傳統競技」項目裡有一個叫做「頂上功夫」的競賽。出場者每一次出錯,全場也隨著歡聲雷動,更像是一種遊戲。身著傳統服飾的年輕人手牽著手連成一列,圍觀競賽,以平穩的韻律搖晃著身體,配合著低沈的歌聲,形成一股安詳的氣氛。

在祭典的前一夜,綁著大把大把小米的竹竿下,同一群年輕人在廣場反複地舞蹈,抑或在這裏舉行成年禮的儀式。來自排灣族其他部落的年輕人也一群群陸續來到廣場,也有人以舞蹈表示他們對這個部落的敬意。《收穫祭》(黃國恩,2004年)一書中收錄了原住民的豐年祭・收穫祭的相關論述。書中一開始便記述了「小米與原住民」的短文:「『小米』在原住民傳統的社會中,除了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在社會生活與祭典儀式活動的各個層面,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中略)⋯⋯「小米」不只是一種食物,更具有神聖的力量」。對於使用小米釀的「小米酒」也有專章言及:「小米酒為各族不可或缺的祭品,婚喪喜慶等場合,必有小米酒」。

排灣族的収穫祭時,將小米束綁在竹竿上的年輕人:臺灣臺東縣太麻里鄉,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這麼重要的農作物,因此有各種禁忌。例如:在收割時不可以打噴嚏;收穫時必須由田的右邊往左邊收割過去等等。人們認為「在收穫的過程中,必須遵守相關的禁忌。否則,辛苦得來的小米,就會像小鳥一樣飛走!」由日治時期的資料來看,還記載了其他禁忌,由此可知這些都跟臺灣總督府推行的政策密不可分。

稻米普及帶來的影響

日治時期對臺灣的原住民進行了許多調查,其中也包括迷信。1938年的調查報告中,排灣族相信「小米播種時,忌食由平地購入的米跟魚類。否則會觸犯神明,導致無法發芽」;太麻里的排灣族人則認為「農事中不能吃米。吃米會觸怒神明,導致收穫減少」。因此不會隨便吃米飯。

排灣族收穫祭上跳舞的年輕人:臺灣臺東縣太麻里,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在這種情況下,臺灣總督府嘗試水稻耕作的普及。獨協大學准教授松岡格認為「這是改變以火耕農業及狩獵採集以維繫生活的原住民產業結構」,透過水稻推行定居化的政策意圖明顯可見。以舊台東廳原住民地區為例,1940年的農業生產相較與5年前,水稻的面積、收穫量、價格均增加。然而小米除了價格提高以外,面積減少了6.37%、收穫量則減少了14.90%。彙整這些統計的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將其視為水稻普及政策的成果。

松岡指出,分析不單只有在台東地區實行,就水稻普及的影響來看,「因為稻作普及帶來的農作物單一化,確實達成了糧食增產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指出「隨著稻米的普及,加上其他政策的配合,也推動了文化的單一化。⋯⋯(中略)⋯⋯以火耕農業為背景的小米文化也因而受到壓抑與驅逐」。

石垣島的御嶽豐年祭典

造訪魯巴卡茲部落的10餘日後,筆者來到了正在舉行豐年祭的石垣島。

石垣島等八重山地方的豐年祭在村子的聖地「御嶽」舉行。在石垣島中部「四箇」舉辦的最盛大的豐年祭,第一天在各個御嶽進行祈願,稱之「御嶽穗利」,村莊的「村穗利」則在第二天舉行。相同型態的豐年祭在其他村落也可以看見。筆者造訪的是位於島東部的「白保」地區。晚上10點過後,拜訪「多原御嶽」,參加的人們圍成了小圈,男人手持著大鼓與銅鑼擊出重重的節奏,小圈隨著節奏慢慢地轉動。御嶽占地內的樹上掛著一盞盞紅色燈籠,人們在微光下以緩慢的動作持續舞動。

在石垣島白保地區舉行的豐年祭「御嶽穗利」:多原御嶽,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第二天的「村穗利」,保佑五穀豐收的神祗「彌勒」登場。傳統舞蹈、拔河比賽等節目隨之展開。走進主會場時,鳥居上方懸掛著「祝 豐年」的裝飾,並垂吊著飽滿的小米與稻穗。

小米在八重山各島的演變

石垣島白保地區豐年祭時與稻束一起裝飾的小米束:飾墓御嶽,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八重山的豐年祭,人們向神明祈求的是「五穀豐饒」。依據石垣島教育委員會的調查,在「四箇」的豐年祭中作為敬神供品的五穀中,除了小米以外還有稻、麥、高粱和芋頭。後來小米不再被當作農作物來栽培,只有在祭典前才由特定的人進行栽種。後來甚至不再進行栽種。據1999年的調查顯示,白保地區的人使用的是別處提供的小米。

八重山農業的資料中,廣為人知的是1477年漂流到與那國島的濟州島島民的口述記錄。這些濟州島島民漂流至與那國之後,沿著南西諸島北上,先被送到首里王府,然後返回朝鮮。口述記錄中描述了他們經過的各個島嶼的情形。由此得知,與那國島及西表島有稻米跟小米,波照間、新城以及宮古地方的宮古、伊良部則有關於小米的描述。

八重山的稻米耕作後來逐漸擴大,日治時期由臺灣引進的蓬萊米也在當地紮根。稻米取代了小米的地位。

東臺灣海島際關係論

原住民將小米視為特別農作物而珍視的臺灣和一到夏季必供奉五穀的八重山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有學者提出「東臺灣海」的思考,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黃智慧提倡,在許多原住民居住的臺灣東岸及日本南西諸島的八重山地區、宮古地區,包含呂宋海峽以北的巴丹群島、巴布延群島等的範圍裡,「島際關係論」的想法漸漸成型。不是國「際」而是一種島「際」的關係。本文論及的小米、五穀當然也在黃智慧的考察範圍裡。

擅長搗米的競賽前,放在篩子裡一把把小米束:臺灣臺東縣太麻里鄉,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魯巴卡茲部落的收穫祭中,也可看到擅長脫殼的「搗篩小米」傳統競技。用杵跟臼搗過的小米攤放在篩子裡,又搖又篩,抑或猛力吹氣讓小米粒與穀殼分開。八重山的豐年祭也可以看到許多以穀物的栽培或收穫為題材的舞蹈。臺灣與八重山共通的豐年祭背後,若試著以「東臺灣海」的海域來思考,或許可以看出不同的端倪。

參考文獻

  • 《収穫祭》黄國恩,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4年
  • 《臺灣原住民社會的地方化――少數群體的20世紀》松岡格,2012年
  • 「環『東臺灣海』文化圏之島際關係―以與那國島為中心―」黄智慧,2007年
標題圖片:排灣族收穫祭上跳舞的年輕人:臺灣臺東縣太麻里,2017年(攝影:松田良孝)

日本 沖繩 臺灣 臺灣原住民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