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TUS》的封面,臺灣人為何不爽

文化 臺灣香港 社會

雜亂不羈、恣意隨性的臺灣印象

提供:栖來光

接下來,且讓我暫時離題,容後再談《BRUTUS》的封面問題。有些對舊時臺灣知之甚詳的日本人常會說「以前的臺灣更奔放不羈、充滿活力,有趣多了」,或是「現在臺灣愈來愈整潔,真沒意思」,而聽著這樣的發言,我心中總會湧起疑惑。整潔畫一的現代化發展與保留地方特色的拉距戰該如何找到平衡點,始終是城鄉現代化的一大課題及爭議。

希望每天的生活能過得更「舒適、健康、便利」本是人之常情,而把不夠先進之處當「有趣」賞玩固然屬於個人嗜好範疇,但希望那些實際承受著生活中諸多不便的人們,能夠「保持不變」,純然是短暫旅人的願望吧。同樣的,那些「有昭和情調」、「好懷舊」、「身心療癒」的感慨也都僅只是個人感觸,大多數情況下,被如此解讀的對象可能只會覺得:「呃不,那不是我想要的。」

事實上,在今日的臺灣,的確有學者專家把這陣子日本雜誌掀起的臺灣熱,看作是「後殖民主義」、「東方主義」的延長或者變體。即便不是每個臺灣人心中都抱有這樣的感觀,此事也無庸置疑地觸及了相當敏感的部分。

那麼,行文至此,究竟臺灣人為何會變得如此敏感呢?

下一頁: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為何惹爭議

關鍵詞

觀光 日本 臺灣 台湾 観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