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TUS》的封面,臺灣人為何不爽

文化 臺灣香港 社會

栖來光 [作者簡介]

日本雜誌《BRUTUS》的臺灣特刊於7月15日問世,其封面在臺灣各媒體點燃了爭議的熊熊烈火。

在臺灣,《BRUTUS》雜誌在許多對新資訊相當敏銳的族群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這點或許是引發這整場紛擾的前提。不論在臺灣的書店、咖啡店,或各種創意文化的集散地裡,幾乎都能看到這本雜誌。對於引領臺灣年輕世代文化潮流的這一代人而言,換句話說,亦即那些總是持續攝取日本與歐美文化的養分,同時不斷反思「何謂臺灣文化」的人們心中,《BRUTUS》雜誌有其無可取代的重要性,讓這次爭議因此備受關注。

臺灣日常街景躍升日本知名雜誌封面

那張封面照片是臺南著名美食街「國華街」的街頭一景。

以往日本雜誌推出的臺灣特刊,頂多將重心放在「食物」或「熱鬧市區裡的人像」,然而本次的主角卻是「街頭氣氛」本身。

是故,引起整場爭端的最原始的反響大致如下:

「特地選用這張路邊停滿摩托車,行人只好走在馬路上的照片當封面,就像是要大聲張揚臺灣民眾的水準有多低落似的,實在丟人現眼。」
「臺北市內各項規章完備,才看不到這麼糟糕的街景。」
「不應該特地挑鄉下地方來當代表。」
「這本雜誌之前的倫敦特刊或紐約特刊都拿「高塔」當主角,為什麼換作臺灣卻不選「101」呢?」
「把臺灣跟粗糙劃上等號,難道不是種歧視嗎?」

諸如此類。而面對這類反對聲浪,網路上也有不同意見正反交鋒。

「這本來就是我們自小長大、熟稔的環境,根本沒什麼好丟臉的。」
「雜誌懂得欣賞臺灣的美好。」
「難道101大樓就象徵了哪種臺灣文化嗎?」

臺北以外的人會諷刺地將臺北稱為「天龍國」(語源來自日本動漫《海賊王》),從這點不難看出在臺灣,臺北與其他地區的城鄉差距十分大。也因此,這場封面之爭甚至衍伸出「首都臺北對上鄉下地方」的肯定論調,致使爭議愈發延燒。

下一頁: 雜亂不羈、恣意隨性的臺灣印象

關鍵詞

觀光 日本 臺灣 台湾 観光

栖來光SUMIKI Hikar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居臺灣的作家。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2006年開始旅居於臺灣。為日本各類媒體撰寫有關臺灣的報道。著有《在台灣尋找Y字路》(玉山社,2017年),《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台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幸福文化,2018年)、台日萬華鏡(玉山社,2021年)。個人網站:「台北歲時記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