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85年歲月,「一張畫」結緣臺灣與日本

政治外交 社會 文化 臺灣香港

栖來光 [作者簡介]

「嘉義公園」2002年/香港佳士得/得標價格579.4萬港元(約7,600萬日圓)
「淡水」2006年/香港蘇富比/得標價格3,484萬港元(約4億6,000萬日圓)
「淡水夕照」2007年/香港蘇富比/得標價格5,073萬港元(約6億6,000萬日圓)

破題便突然談錢,實在誠惶誠恐。對於藝術的真正價值,我們很難用一套尺規衡量,然而討論「物質」的價值時,價格有時候的確會是最具說服力的東西,這是鐵錚錚的事實。那麼,當我們在一座地處偏遠的小小圖書館裏,碰巧發現一幅擁有上億日圓的金錢價值的油畫時,這件事又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與影響呢?上文所列,分別在拍賣中高價售出的幾幅畫作,皆出自一位活躍於日治時代的臺灣西畫家陳澄波的手筆。

夢幻畫作,緣何在山口縣防府市找到?

故事的發端始自2015年。

住在山口縣防府市的兒玉識先生,是龍谷大學的退休教授。他在調查當地出身的政治家、第11代臺灣總督上山滿之進(1869~1938年)時,在和上山淵源匪淺的圖書館倉庫裏,偶然發現一幅老舊的油畫,上面署名「陳澄波」。

畫作名稱叫做「東臺灣臨海道路」。

畫作收錄於兒玉先生的著作『上山滿之進的思想與行動』裏,畫中可見長長的斷崖面著大海,綿延而去。山腹上的蜿蜒小路,是於1932年開通的花蓮「蘇花公路」,一對穿著泰雅族服飾的親子正手牽手步行,海面上還漂浮著疑似出自原住民之手的小船。木質畫框也相當有特色,材質看起來似乎是臺灣蘭嶼的「達悟族」造船的木材,表面還雕刻著達悟族的裝飾。

上個月9月2日,以上山滿之進的後人上山忠男為中心,由山口縣立大學的教授與學生,加上防府市的有志之士,組成「日臺友好訪問團」造訪嘉義。在那裏,訪問團拜會了在「228事件」中殞命的悲劇畫家陳澄波的長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理事長陳重光先生以及其餘後人。這是因為,一幅行蹤成謎的陳澄波畫作,在上山滿之進的淵源之地山口縣的防府市立防府圖書館裏找到了。於是,考慮到該幅畫作的未來,相關人士籌組了訪問團,希望能讓日臺交流更加升溫。

這次訪問期間,當被問道父親消失多年的作品在日本尋獲的感想時,陳重光先生回答:「就像和父親重逢了一樣。」

陳澄波在日本的名氣並不響亮,他是臺灣代表性的西洋畫家,主要活躍於日治時代,足跡遍布日本與臺灣以及中國大陸。

臺灣中部的嘉義市是他的故鄉。最近在日本也引为話題的電影『KANO』,描述的就是初次出賽甲子園的嘉義農林學校棒球隊,如何勇奪亞軍的過程。而電影裏主要的舞臺,就是嘉義市。話雖如此,其實這座城市還是個「美術之城」,除了陳澄波與林玉山等人外,尚有許多著名藝術家輩出。

陳澄波負笈學藝於東京美術學校(東京藝術大學的前身),是首位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帝展)」的臺灣人,還曾經遠赴中國上海活動。太平洋戰爭漸趨白熱後,他自上海返抵臺灣,以臺灣美麗的風景為題材,留下「淡水」等多幅作品。

然而,國民黨政權從日本接收了臺灣沒過多久,228事件勃發,陳澄波亦獲牽連,並在1947年遭到槍殺。得年僅52歲。

陳澄波的存在,雖然於戒嚴期間長年未得見天日,但當民主化漸趨成熟後,即開始逐漸獲得重視。他的悲劇與滿是鄉土愛的藝術感性,獲得爆炸性的支持,寫下開頭所提及的競標價格紀錄。

嘉義市則把每年的「2月2日」,也就是陳澄波的生日訂為「陳澄波之日」。實際走訪嘉義市鎮,可以發現他的名字或者畫作的印刷品遍布各處。像這樣,對臺灣的民眾,特別是嘉義市民來說,陳澄波已然成為集眾人的親近感與尊敬於一身的存在。

下一頁: 夢幻畫作「東臺灣臨海道路」何去何從?

關鍵詞

臺灣 臺灣原住民

栖來光SUMIKI Hikar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居臺灣的作家。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2006年開始旅居於臺灣。為日本各類媒體撰寫有關臺灣的報道。著有《在台灣尋找Y字路》(玉山社,2017年),《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台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幸福文化,2018年)、台日萬華鏡(玉山社,2021年)。個人網站:「台北歲時記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