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atles來了

社會 文化

在艾比路錄音室的3小時

即便Brian Epstein不太了解日本,但對日本音樂市場的迅速發展,他是很清楚的;而對於來自世界各地堆積如山的採訪申請函,他從來遵循的原則大概都是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然而,或許是被我千里迢迢自東方而來的熱情和誠意所打動,或許也是相當中意我的禮物——日本刀(他知道黑澤明的《七武士》這部影片),他安排我見到了The Beatles,讓我終於如願以償。

1965年6月15日,在倫敦的EMI錄音室對The Beatles進行專訪。站在John Lennon(右)和Paul McCartney中間的為筆者

The Beatles成員和製作人George Martin(後排左2)在翻看星加女士帶來的《音樂生活》雜誌

6月15日下午5點多,我前往The Beatles正在錄製專輯的EMI錄音室。音樂製作人George Martin在第2錄音室1樓的混音室接待了我。地下錄音室裏的4位成員對於身著和服的我感到稀奇,他們停止了交談,仰頭望著我;Paul McCartney向我招手示意:那裏有樓梯,下來吧。

他們已聽說有記者要來採訪,卻不曾料到是我這樣一個身材矮小的女子(身高1.5m),身著和服出現在他們眼前。George Harrison衝過來問我,為什麼要綁如此寬大的一條腰帶,衣袖為什麼這麼長。我穿的這身和服,為我們的談話創造了良好的契機。

見我年齡相仿,英語說得只言片語,身材又矮小,顯然對他們無害,讓他們放下心來,氣氛很快變得融洽,我們開始輕鬆隨意地交談起來。事先說好只採訪半個小時,結果我們在一起度過了3個小時。

《音樂生活》向讀者徵集了關於The Beatles4名成員的約10個問題,我將打在紙上的問題遞給Paul McCartney,他看了一眼說,就你這英語,要採訪到明天早上的,說著把對其他成員的提問表拿過去,發給George Harrison、John Lennon和Ringo Starr,大家開始認真地為我們的讀者填寫起答案來。

在4名成員中,最初給人以怕生印象的John Lennon,熟悉後便放鬆了,開始有說有笑,成為4人中最健談的一個。他對日本有些了解,表示如果去日本的話,想見「Sumo wrestler(相撲選手)」,說是美術學校的朋友帶來一本日本寫真集,裏面有「beautiful」的大力士照片。「我會說日語的」,他學著日語的腔調,還為我們表演了「日語模仿秀」。

之後,我從倫敦飛往美國採訪了1個月,回國時,刊登了我採訪The Beatles報道的《音樂生活》已經發行。以往只賣5~7萬本的雜誌,那一期印刷了25萬本,幾乎全部售罄。

下一頁: 在倫敦接受專訪1年後赴日公演

關鍵詞

文化 The Beatles 流行音樂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