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臺灣化」將走至何處?

政治外交 社會 文化 臺灣香港

親中派人士,擔心天安門事件漸被忘卻

對這種情況保持高度警戒的,或許是香港的親中派人士和中國的中央政府官員。例如,引起香港社會極大反感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對於最近年輕人的「本土化」現象就曾這樣說道:「應該更多地關心祖國才對」。近來,針對天安門事件的追悼活動,本土派甚至質疑稱,「天安門事件是外國的事件,為什麼香港每年都必須要舉辦追悼活動?」。特首地那番話,體現了對這種論調所抱持的強烈危機感。親中派人士反而擔心天安門事件被人忘卻,這樣的矛盾情結在香港萌生滋長。

香港以「天然獨」為主的本土派進一步增加,將為中港關係帶來怎樣的影響?香港回歸已近20年,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承諾將在2047年期滿,香港已經走過了大半,而「香港臺灣化」的進展,應該會成為左右香港未來的關鍵。

標題圖片:6月4日,「香港市民愛國民主運動支援聯合會(支聯會)」成員在香港島的公園內舉行追悼天安門事件27週年集會上默哀,2016年6月4日(圖片提供:時事社)

關鍵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 蔡英文 國民黨 習近平 臺灣 中華民國 香港 太陽花學運 民進黨 雨傘革命 野嶋剛 梁振英 特別行政區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