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訶德與日本

文化

Gonzalo ROBLEDO [作者簡介]

各種日文譯本

唐吉訶德將閱讀文學譯作比喻為從反面來看法蘭德斯地區的緙毛掛毯,「花紋圖案雖然可見,卻因織造立體暈渲效果的絲線,而令其變得朦朧模糊」。似乎所有的日本翻譯家都很在意這段話,一直都在傾注全力以做出明確的解釋。

據清泉女子大學文學系(西班牙語西班牙文學專業)的教授吉田彩子說,由於日本翻譯家對這部作品抱有過剩的熱情,在翻譯中加進了很多個人的解釋,結果造成了篇幅的增加。

日文的某些獨特表現,比如為區別表示老年男性的說話特徵而使用的代詞「washi」(我),為日文譯本增添了原文中所沒有的獨特味道——從2000年開始教授《唐吉訶德》精讀課程的吉田教授如是說。

吉田教授是研究貢戈拉(Luis de Góngora,1561〜1627年)的專家,他與塞萬提斯並稱為西班牙黃金時代的作家。吉田教授還舉了1個有趣的例子。為了表現桑丘潘沙的鄉下人特徵,日本翻譯家選用了日本獨特的方言。其中還有些自創的合成方言,於是,讀者在讀《唐吉訶德》的時候不由得產生一種錯覺,好像書中出現的某個地方也存在於日本一樣。

在網路書店搜索發現,最豪華的翻譯版本當屬新潮社2005年出版的全4卷,由荻內勝之翻譯,堀越千秋插圖。荻內教授的翻譯是迄今最有趣、最通俗、文筆最流麗的,據說這個譯本,激發了仲代達矢這位飾演了黑澤明《亂》、《影武者》等電影主角的著名演員的創作慾望,進而塑造了《唐吉訶德》這個舞臺劇形象。

吉田教授理解推特一代閱讀一部幾百頁的作品的難度,所以她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只去閱讀其中的某一章或某一段,而是鼓勵他們在有興致的時候,打開《唐吉訶德》這本書,閱讀翻到的那一節。因為她相信,無論讀哪裏,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塞萬提斯逝世400週年的今年,讓我們打開這本書,想必你在那裏會發現一份驚喜。

標題圖片:西班牙埃納雷斯堡的唐吉訶德與桑丘潘沙雕像

關鍵詞

西班牙 文學 翻譯 唐吉訶德 塞萬提斯

Gonzalo ROBLEDOGonzalo ROBLEDO簡介與署名文章

記者,製作人。Pace Inc的共同創始人。1958年生於哥倫比亞的佩雷拉(Pereira)。1981年來到日本,曾在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以及西班牙國營電視臺做記者,1997年至2007年擔任埃菲通訊社特派員。另外還為多家西班牙新聞媒體提供文稿,與日本NHK、關西電視臺、Asahi Graph、The Mainichi Graphic、FOCUS等日本媒體合作。

系列報導